第(1/3)頁 他的名字叫周從誡,這個名字是父親給他取的。 從是行成于思,誡,是訓誡、警告的意思。 父親是想告訴他,作為一個周家人,在人生路上,要時刻保持警戒,在內心自省。 他也一直是這么做的。 周從誡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自控力。 自我控制,也是對外界誘惑及自身行為習慣的一種控制,包括自身的沖動,感情,欲望,大到權利、金錢、美色時誘惑的控制,小到面對美食、游戲、學習時的控制。 他想要變成一個能夠支配自我的人,甚至支配自己的成功或者失敗,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 周從誡小學時讀了富蘭克林的自傳,獲得啟發,開始按照他書里寫的十三條美德來控制自己,修身養性。 一開始很難,身體的惰性和精神上的ego總是容易使他放棄,但后來就漸漸地開始習慣。垂紳正笏,不動聲色,他很享受這種把一切都掌握在手心的感覺。 “欸,你看那邊的妹子......” 朋友拍了拍周從誡的肩膀。 事實上,不管什么樣的學校,什么階層的男生聚在一起都會討論女生的長相和身材。 周從誡懶得搭理他,低頭看著手機上的股票。 進入到青春期,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又多了新的煩惱,周從誡厭惡這樣不受控制的自己,像是一頭只會發情的動物,導致他每天的臉色都很難看...... 身邊的朋友早就開始找對象,同時談好幾個的也有不少,主動湊上來的人實在太多,肥環燕瘦,應有盡有,性資源對他們來說是最不值一提的東西。 但周從誡卻沒找女朋友。 他對這種淺層的、表面化的東西嗤之以鼻。 他把這種欲/望當成一種自我控制的修煉手段,難受時通過打籃球和游泳來排解出去。 “你是不是準備和嫦曦妹妹談啊?你是不是也對她有意思?”朋友戲謔的調侃道。 周從誡皺起了眉。 俞嫦曦? 為什么別人都覺得他喜歡她? 也許別人不知道,但他們倆家是世交,他的媽媽還曾是俞父的學生,每年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有走動,通過特殊渠道,他也知道俞家的一些內幕。 兩人見面次數不算多,但足夠讓他對俞嫦曦有幾分了解。 她是一個對情感需求很高的人,一種瓊瑤式的自我感動,每天過的像是拍電影一樣,生活在幻想中,內心仿佛有一個填不滿的洞,永遠得不到不滿足。 她干出的事總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曾因為沒有拍到一條寶石項鏈而爬到樓頂,用自殺來威脅父母。 總之,周從誡一直覺得俞嫦曦的大腦不太正常,如果不是生在俞家,估計早就被人打死了。不過,也正是因為俞家老來得女,才這么寵慣她,養成了這種偏執的性格,這不是什么好事...... “俞家現在正如日中天啊,政界商界哪里都有他們家的人,要是俞嫦曦看得上我,讓我當上門女婿也成啊......”另一個朋友笑道。 周從誡輕搖了頭,轉身離開...... - 生活中,面對不好的事情,人的情緒常常會失控,但冷靜才能讓人的思維更清晰。 “周從誡,我喜歡你,我們在一起吧。” 俞嫦曦笑著對他說道。 這樣的表白對于周從誡來說并不少見。 有時間的時候,他會等女生說完之后冷淡的拒絕,沒時間的時候,就直接轉身走人。他承認,他不是一個對女生有耐心的人。 但像俞嫦曦這樣的,還沒交往就開始聯想結婚以后的事的女人,他還是頭一次見到。 什么“生兩個孩子,一個姓周,一個姓俞......”? 周從誡再次確認俞嫦曦腦子有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