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印度洋海戰-《快上船,反清復明啦》
第(3/3)頁
同時,北方海域也發現了明軍偵察機的身影。
與此同時,長尾鯊盯梢的四架偵察機,有一架似乎發現了自己,伸出海面對準天空的天空潛望鏡反射了陽光,讓上方的明軍偵察機發現了。
長尾鯊只能發送了信息,收起天空潛望鏡,快速下潛準備離開附近的海域。
不多時,在遠處海域巡邏的一艘明軍驅逐艦進入了長尾鯊的視野。
在現代,驅逐艦獨自反潛風險是很高的,因為拖拽式聲吶就是個信號源,巨大的聲波發生器就像是在夜空中點燃了火把。
驅逐艦在搜尋潛艇的同時,一定會率先被潛艇發現,也會率先遭受潛艇的反艦魚雷的攻擊。
在軍事戰略上,現代反潛不需要擊沉潛艇,只需要利用天基反潛、空軍磁感探測器和水下聲吶聯合反潛,逼迫潛艇離開附近海域就算成功。
但是在這個時間點,聲吶的運用同盟國還處于懵逼階段,實驗性的產品探測距離不足3公里,實用價值非常低。
但是同盟國知道有聲吶這個玩意兒,就明白大明一定有更高級的。
當長尾鯊被發現后,她一刻都不猶豫,直接下潛逃離。
明軍驅逐艦在海面上逛了一圈后同樣失去了長尾鯊的目標。
因為現代主動聲吶的探測距離也就二三十公里,此刻大明自用的探測距離比同盟國好些,但也不超過6公里。
想象中的驅逐艦爆殺潛艇并沒有發生,長尾鯊沒有裝備聲導魚雷也無法針對明軍驅逐艦反擊。
雙方買了個頭后表示誤會,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但是同盟國飄在天空中的飛艇就沒這個待遇了,地魁星號起飛的海麻雀戰斗機中隊撲向飛艇。
海麻雀中隊就如同天空中靈活的狗,在繞開飛艇的射擊范圍后,從上方發動了攻擊。
機翼下方的八枚火箭彈立刻將飛艇點燃成火球,飛艇在三十秒內爆燃成骨架,從天空墜落。
印度洋海戰在同盟國前線的眼睛消失后拉開了序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