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美利堅有著一個簡單經典的制度框架。 三權分立,議會,總統,最高法,分攬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 幾十年來,在強大的輿論機器的鼓吹下,美利堅的這套模式被很多人認為是國家頂層設計的典范。 但故事終究是故事。 典范是相對的,這套模式不是沒有缺點。 在確立這套制度時,國父們沒有超越時間的智慧,留下了一個致命的漏洞。 選舉流程的規范性設計不足。 很多人第一次真正了解美利堅選舉,是在2020年的大選時。 也是從這次充滿爭議的大選開始,讓很多人第一次意識到,美利堅真的沒那么完美。 不是沒有美利堅精英注意到競選流程的制度性缺陷。 在歷史上,圍繞競選的相關補丁打了一個又一個。 但做程序的都清楚,每一次版本更新都會有新bug隨著更新出現。 有時候打一個補丁,跟著要出來一堆bug。 寫程序可以慢慢修bug,但競選的bug修起來可太麻煩了。 日積月累下來,競選流程中的bug修來修去,終究修不完善。 美利堅所有參與競選的議員候選人、大統領候選人都會成立自己競選支持機構。 如競選委員會、競選辦公室等等。 但除了這些法律允許的競選輔助機構外,候選人們還需要一些‘特殊’的服務。 他們要雇傭專業的團隊為自己做些不方便做的事。 只會做糙活的黑幫顯然無法勝任,這時候就需要厄里斯出場了。 厄里斯不是土生土長的美利堅人,他來自巴爾干的西部,成長于某個地方活力團體家族。 在毛熊解體后,為適應日新月異的全球化時代,他選擇離開自己的家鄉,到美國學習先進經驗。 上進的活力男孩遇到了滿是機會的美利堅。 作為一位移民,又有著特殊的背景,他在美利堅并不被上層圈子所接受。 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借助家族的資源,三十歲時,他成功幫自己的大學同學選上了某地的議員,從此一炮而紅。 西海岸很多有志于為美利堅人民做牛做馬的候選人都聽說過他的大名,也愿意相信他曾經的成功經驗。 這次幫某位頭鐵共和黨候選人操盤也是這樣。 他并沒有加入那位候選人的競選辦公室。 不是他不愿意加入,事實上,游離在外的他提供給那位候選人的幫助比加入競選辦公室大得多。 “我喜歡你的點子,但我需要知道你的來歷,不要試圖蒙混過關,明白嗎?” 厄里斯翹著腳坐在咖啡廳的椅子上,當他說話時,胡子隨著嘴唇而動,配以那雙犀利的眼神,顯得極為有威懾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