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修路的修路,修水利的修水利。 忙得哪還有人在街上要飯? 就連曾經(jīng)的地痞流氓,也都轉(zhuǎn)了性子,成為了周圍人交口稱贊的好男兒了。 只能說。 銀子給夠了,不但能夠讓鬼推磨,也會讓一群懶漢,二流子,成為最勤快的人,道德素養(yǎng)最高的人。 “對了,讓你們派人去甘肅,以及西域的人,回來了沒有?” 朱載坖突然問道。 現(xiàn)在他最關(guān)心的糧食問題正在慢慢地解決。 接下來的就是穿衣的問題了。 衣食住行。 住的地方目前來說還是很好解決的,出的問題也不再是個難題了,至于行這一方面。 四輪馬車已經(jīng)有了。 道路也正在不斷地修建,沒有停下來過。 目前來說,最困難的反而是穿衣了。 原材料的不足,導致的就是布料的價格一直下不來。 而在朱載坖的印象當中,種植棉花最好的地方,就是光照足夠的西域。 若是西域太遠的話,也不是不可以考慮甘肅。 總之,不管如何都得弄一處棉花生產(chǎn)基地出來。 要知道,這玩意可以是成為戰(zhàn)略物資的,不掌控在大明手里,往后可就難搞了。 “去往西域的人,暫時還沒有消息傳來,不過甘肅的已經(jīng)傳回來消息,說是有一大片地方是可以種植棉花的,不過,那些地方的真的種植了棉花之后,就得從外面運送糧食了。” 說著,陸繹就掏出了一封信件。 看上面的日期,還是今天才到的。 朱載坖眉頭挑了挑。 用糧食換取棉花,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可實際上卻會因為路途上的變數(shù),從而導致某些不可預測的事情發(fā)生。 單一的交通方式。 使得其在某些層面上的穩(wěn)定性,也會差上許多。 就如同大運河一樣。 原來只有這一條運送糧食到京師的河流,現(xiàn)在又多了一種從海路運輸物資,多了一條路子之后,就發(fā)現(xiàn)京師的糧食,以及其他的物資的價格,都往下掉了許多。 “看來還得修路。” 朱載坖揉了揉眉心。 目前他也沒有啥好辦法來解決,除非是演道院的人,弄出來而來黑科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