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酈郎中頭疼啊,他是做事認真,工作負責,但他不傻。 他甚至想侯國棟是知道這件事情的,不然為什么偏偏那天帶著他去買玉石? 他也明白侯國棟知道不方便說才把他拉下水。 但是他恨呀,你不方便你就禍禍我? 什么大義滅親,什么秉公辦事,有些事情,那都是各方衡量之后的對外說辭。 朝廷之事,各府之事,人和人之間的事,不是戲臺上狗頭鍘刀除惡人那樣簡單和痛快。 他是刑部郎中,可以翻閱以往的案例,在幾十年前,就發生過一個案子,到現在都沒有破。 不是破不了,而是不能對外說。 那時候是有女子學院的,能進女子學院的全部都是豪門貴族,還有就是文官家里的和其他書院里的學正或者先生的嫡女。 女子學院和男子學院一樣,是住在書院里,每一旬回家一天,每人一個房間。 當時有一個國子監先生的嫡次女,也在書院讀書,是女子書院的佼佼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相貌也美,性子又好。 住在她隔壁的是鄭國公嫡長孫女,在一次古琴比賽之后,先生的嫡次女昏迷不醒,太醫查出來是中毒。 當時刑部的人去查案了,嫌疑人是鄭國公府的嫡孫女,可是鄭國公夫人親自接了孫女回來,這樁案子也就不了了之。 鄭國公祖籍江南,當年祖上是把手里的兩個金礦和其他礦石山獻給了太祖,帶著他親朋好友和手下一眾人投奔太祖,被封為鄭國公。 中毒事件那時候朝廷正用著鄭國公,只能夠讓那個案子無法偵破。 自那以后,再沒女子學院。 三十年后,朝廷利用那個案子威脅了鄭國公,奪了鄭國公的爵位,可是那個案子始終沒有對外公布。 不是鄭國公府多么寶貝毒殺他人的孫女,寧肯被奪爵也要護著她,而是不得已。 已經有其他把柄被朝廷拿捏了,孫女做的事曝光,他們哪怕成了庶民,中毒者的家人,還有先生的學生們不會放過他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