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恨當初應蒼御駕親征,他沒有極力阻攔。 虞安和主動放棄了要迎公主回朝的條件,但是另外兩條則是退步不讓。 后面幾天,涼國不斷派出使者跟虞安和談判,最終商定,原本攻占下來的七座城池,從此便是大殷的土地。 在此基礎上,涼國再割讓五座城池,另有三千上等駿馬。 虞安和離開涼國前,百官相送,但商樂靖始終沒有出現,讓虞安和肝腸寸斷。 一路回到大殷豫州,豫州上下一片欣欣向榮之景,他們都在為即將到來的登基大典慶賀。 當初他和妹妹在涼國分別,他帶著使團前往涼國京都談判,妹妹和商清晏回到大殷豫州籌備稱帝事宜。 眼下來看,他們準備得還很不錯。 其實從涼國回來的這一路,哪怕談判下來的結果已經超出虞安和的預期,但他的興致始終不高。 歸根究底,還是一個商樂靖。 不過回到豫州,看到熱鬧的街坊,臉上帶著笑臉的諸多百姓,虞安和的心情稍稍好轉。 看到使團歸來,沿途的百姓全都駐足觀看,在聽到此次談判下來的結果后,他們看向虞安和的眼神帶著由衷的敬佩。 虞安和心有觸動,大事未了,商樂靖心懷大義,為了家國留在涼國,他實在不能拘泥于小情小愛,不然也會讓商樂靖瞧不起。 虞安和整頓了一下神情,挺直腰桿進入城門。 只是他的耳力聰慧,隱約聽到了幾聲陌生的腔調,混雜在百姓之中。 他好奇地看了一眼,對洛京的京兆尹道:“似乎有許多外地百姓。” 洛京京兆尹林照笑著道:“是太子的意思!” 南川王是縱帝給商清晏的封號,他要宣示正統,便重新拾起明帝太子這一身份。 如今半壁江山的百姓,在商清晏未登基之前,都口稱太子。 林照道:“太子說,大殷上下左右,皆是一脈相承的同胞,無論他們出生在哪里,無論他們的口音怎么樣,只要他們說的是大殷話,寫的是大殷的字,就都是一家人。若在旁的地方過不下去,咱們這里的城門隨時向他們敞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