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悶聲發財-《諸天冥海》
第(1/3)頁
趙空說的這些蔡邕何嘗不知,但他本身也是世家出身,又在朝廷為官多年,類似的事情他除了不去多想,根本就沒有解決的辦法。
見對方沉默不語,趙空笑了笑又說道:
“劉宏在位一日,大漢勉強還能維持住,即便邊地不寧,內部騷亂,但不會出現分崩離析的情況。”
蔡邕聞言下意識的點了點頭,由旁支入繼大統的劉宏,雖然行事荒唐了些,但并非沒有手段之人。
登基之初就先借宦官之手收拾了竇氏外戚,再借憤怒的朝臣滅殺權宦,接著又用何氏外戚制衡朝臣,十常侍對抗何進兄妹。
這些年劉宏在不動聲色間,就收攏了分散出去的權力,勉強掌控住朝局。
若非其沉迷享樂又貪財好色,三十多歲就縱欲過度而亡,說不定大漢在他手里,還真有那么點起死回生的希望。
“不過呢,就劉宏那樣荒淫無度,旦旦而伐,身子根本撐不了太久,等他一旦歸天,剩下兩個年幼的皇子,拿什么來穩定天下?”
“到時候群雄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焉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等到天下大亂,便是陳某攜大軍重歸中原,逐鹿天下之時!”
趙空毫不在意的向蔡邕吐露了謀劃,現在船隊已經快要到達臺島,沒有他的同意,蔡邕怎么也不能返回中原。
與其讓對方胡思亂想,還不如攤牌來得直接。
記住網址
身份不足,志向來湊,再加上蔡邕的生死又操于他手,選擇妥協的概率不會小。
果然,蔡邕猶豫了片刻,便遲疑著說道:
“邕暫居海外也沒什么,但吾女昭姬還在吳縣顧家,邕實在是放心不下。”
蔡邕這兩年基本都在吳縣教導顧雍,所以他的女兒蔡琰蔡昭姬,也就是后來的蔡文姬,與蔡邕一起住在顧雍家里。
雖然即便他忽然失蹤,顧家也肯定不會虧待蔡琰。
但一想到女兒要多年寄人籬下,傷心思念他的模樣,蔡邕還是覺得不管環境如何,都該把女兒帶在身邊照顧。
“這個好辦,回頭我就將昭姬接來,不過伯喈先生最好還是寫一封書信,免得顧家誤會生出變故。”
見蔡邕不再反對幫他教學生,趙空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接個小女孩而已,最多到時候他親自跑一趟,顧家這種沒落多年的世家,根本不可能防得住趙空的潛入。
特別他這幾天參悟太平要術,將里面那門消耗巨大,常人根本難以施展的御風術初步掌握。
往來速度雖然不及御刀飛行,但也能一天飛個三四千里,接送一下蔡昭姬耽誤不了多少事。
有了趙空這個承諾,蔡邕也放心了下來。
畢竟他只是幫趙空培養一些基層官員,并非直接投效黃巾軍,相對而言也不算太難堪的事情。
傍晚,船隊終于抵達臺島西北部,后世的新竹市附近。
雖然是不同世界,但三國世界的臺島與射雕世界并無太大差別,只是相對更加蠻荒一些而已。
臺島地形雖然以山脈丘陵為主,但西部沿海區域的土地卻相當肥沃,輕易便能開發出來,成為穩定高效的糧食產地。
尤其新竹附近非常適合種植水稻,要是再配合產量驚人的“神農一號”水稻,足以養民五百萬以上。
古代社會都是農業為本,所以新竹及附近的平原地區,自然也就成了最合適的根基之地。
此時的臺島還屬于未開發的原始地區,好在島上沒什么猛獸,蛇蟲鼠蟻也沒有東南亞那片嚇人。
而且三國世界靈氣日漸濃厚,普通人的體格遠勝射雕世界,對水土不服、瘴氣疫病的抵抗力強出不少。
再加上趙空當初買過的諸多經典藥方,移民的死亡率絕對不會超過千分之一。
這個時代的老百姓絕大多數沒讀過書,但對于種田卻是行家里手。
這兩萬多人原本被黃巾軍驅趕上船,一個個心里還擔心的要死。
可此刻見到如此肥沃的土地,又得到趙空許諾每人分一百畝田,瞬間干勁十足的建設起新家園。
種田能手、基建狂魔以及對土地的渴望,幾乎刻在種族基因里,改造環境不算惡劣的臺島,還真難不住這個時代的百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