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朝議-《漢末天子》
第(1/3)頁
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眼看著,離開洛陽的第三日下午,劉協在呂布等人的護衛下,終于抵達了長安城外,因為軌道的特殊,這起始點自然不可能建在城內,等劉協的車架抵達的時候,早已得到消息的楊彪等人率著留守長安的文武已經等在城外的軌道口,這里專門建立了一座小樓,還有幾座倉庫,這條軌道,日后可是從長安運送物資往洛陽的重要地方,平日里收上來的物資都會在這里囤聚,以便一旦要調動的時候,可以及時從這里發往洛陽,十分的便捷。
周圍更有重兵把守,儼然已經成了長安城一帶的軍機要地。
“臣等恭迎陛下回朝。”在楊彪的帶領下,一干文武朝著劉協的車架恭拜道。
“此處距離長安不近,諸位臣公何必如此。”劉協帶著橋氏姐妹從車架中出來,抬了抬手,示意眾人免禮。
“陛下,此乃君臣之禮,不可廢。”楊彪躬身道。
“行了,諸位臣公心意,朕感受到了,不過這天寒地凍的,朕既然已經回來了,便莫要再在這里多言了,有什么話,我等回宮說。”劉協擺了擺手,從馬車上跳下來,自有侍婢將橋氏姐妹扶下來。
“太傅,你覺得這軌道如何?”眾人一路回到未央宮,劉協讓人給一眾文武百官奉上熱湯,微笑著看向楊彪道。
“這……”楊彪想了想道:“雖然耗時耗力,但此時建成,聽工部的人說,陛下不過三日便自洛陽抵達長安,若用以國事,確實于國有利。”
何止是有利,要致富,先修路,這軌道雖然還未正式投入使用,但只看其效率,物資運送上,可是能夠省卻不少力氣,從長遠來看,只這一條路,對朝廷來說,能夠省下來的人力和物力便難以估量。
說到這里,楊彪面色也有些赫然,當初他可是極力反對此事,要知道先秦耗盡一國之力,也不過修建了一條軌道,誰能想到工部將水泥給弄出來,先秦只是有了這樣的理念,最終也未能夠真的實現的事情,如今在劉協手中,已經實現了。
有了水泥,鋪設這軌道就簡單多了,固定,還有防止偷盜,最大的問題都很大程度上獲得了解決,剩下的事情,自然也就不算問題了。
“行了,朕也沒有怪太傅之意,只是我朝廷作為天下之望,遇到問題,該想的不是有何困難,而是如何去克服困難,這世上的事,總歸是人做出來的,想想千萬年前,我人族祖先還不是與那猴子一般,茹毛飲血?當時的他們,過得可沒有我們好,但有一點卻比我們強,他們遇到困難,不會退縮,因為退縮就意味著滅亡,正是如此,我們人族有了房子,能吃熟肉,學會了耕作,有了衣服穿,這就是我們人類跟牲口的區別。”劉協隨口道。
“今日以此事來說,也是朕有感而發,士農工商,朕從出生以后,便一直接受著這樣的說法,但每每思及,卻總有些不解,就國家而言,包括朕,還有在座的諸位大賢,雖然知書達理,但于這天下而言,我們在做的,都是去分配財富,而真正創造財富的,卻是這些農夫,這些工匠,正是有了他們,我們這些五谷不分之人,才能坐在這寬敞的宮殿之中,商議所謂的大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