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意-《漢末天子》
第(1/3)頁
時間在不斷地流逝。
隨著各方士人的不斷云集,天氣開始漸漸變得炎熱。
對于長安的百姓來說,興平三年無疑是最熱鬧的一年,先是天子開設書局,廣售書籍,上到達官貴族,下到販夫走卒,皆可在書局購買書籍。
讀書,在這個年代可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也是很有前程的事情,在這長安城里,只要有些家財的人,大都會去書局里買一本萬言書,什么書不要緊,對生活在這個時代的許多人來說,識字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自己看不懂,可以讓兒子看、孫子看。
天子已經開設了鄉學,雖然聽那些士人說,里面教的只是一本論語,算不得什么高深的學問,但至少說明,這是個好的開始,孩子可以認字,認了字以后,這些原本看不懂的書,自然也就能夠看懂了。
對于這些尋常百姓而言,道理就這么簡單。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就讓人有些看不懂了,四面八方,跑來大批士人,到了長安以后,二話不說,就將皇宮給圍了。
沒錯,雖然在士人看來,他們那是在向天子請命,但在尋常百姓眼中,那就是圍了皇宮。
這些士人有很多來自外敵,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長安的經濟,比如酒樓、客棧,但對于這些人,長安百姓其實并不歡迎。
劉協對長安百姓來說,不止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天子,更是一步步帶著他們走向富裕的好皇帝,以工代賑,平抑糧價,興工、興農、興商,還有畜牧業的發展,讓長安百姓有活兒干,有飯吃,土炕的出現讓不知多少人在寒冬里不必再受嚴寒之苦,哪一件事,不是利民的好事。
現在,多的不說,至少長安百姓隔三差五的都能吃上肉食,漢興犁的出現讓耕地的效率更大,從鮮卑搶回來的牛在經過馴化之后,如今不說家家戶戶都有耕牛,但十戶人家里,總會有一戶人家能夠用上耕牛。
生活的改善,幾乎人人都能感覺到,在這樣一個世道里,不少人可是嘗過戰亂的痛苦的,天子可以說單憑一己之力,給他們在這亂世中建立了一個太平家園。
這樣一個皇帝,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反對,而反對的理由,在許多人看來更是可笑,因為天子開設書局,那些士人認為不該向天下人出售書籍,讀書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事情。
這個理由,有些可笑,但也讓不少人覺得理所當然,甚至包括百姓自己,他們知道天子是在為他們好,然而根深蒂固的觀念卻也認為讀書的確是上等人做的事情,跟他們無關,雖然心中憤怒,但劉協都隱忍不發,任由這些士人天天堵在宮門外足足兩個月,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瞎起什么哄?
就在不少長安百姓以為,天子會向這些士人妥協,關閉書局的時候,趙懷自殺,四名世家家主負荊請罪,然后士人轟轟烈烈的行動在幾天的時間里偃旗息鼓,在眾人看來,簡直就是神轉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