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二章 比鉆石還要硬的星球-《大礦主》
第(3/3)頁
這個時候,紅巨星的外部會變得極為不穩定,當這種劇烈的脈動振蕩達到極限時,紅巨星會進行爆發,把核心以外的物質都拋離恒星本體,物質向外擴散成為星云,經過大量的質量損失后,如果剩下的核的質量小于錢德拉塞卡極限(1.44倍太陽質量),這顆恒星便可能演化成為白矮星;如果殘留的物質大于1.44倍太陽而小于奧本海默-沃爾可夫極限(3.2倍太陽質量),那么這個內核就會演化成為一顆中子星;可如果大于3.2倍太陽質量的話,那么這個內核就會繼續引力塌縮,最終會形成一個黑洞。
通過白矮星的形成過程,我們可以看出白矮星通常都由碳和氧組成。但也有可能核心的溫度可以達到燃燒碳卻仍不足以燃燒氖的溫度,這時就能形成核心由氧、氖和鎂組成的白矮星。偶爾有些由氦組成的白矮星,不過這是由聯星的質量損失造成的。
眼前這顆白矮星并不明亮,事實上,白矮星的亮度都是比較低的,相比于一顆處于主序階段的恒星,白矮星的亮度只有主序階段恒星亮度的千分之一或者更低。
但你絕對不能因為它的亮度低就小瞧它!
眼前這顆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白矮星,擁有高達1000萬噸/立方米的密度,其表面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18萬倍,而其質量,更是相當于330萬個地球質量的總和!
別的不說,光從這些數據上來看,這個看起來和地球差不多大的白矮星就是一個極為恐怖的家伙。而且這個大家伙不光各種數據恐怖,其構成物質也是極為罕見的。因為在其強大的內部引力作用下,這顆白矮星上的一切物質都是以電子簡并態形態存在的。也就是說,這顆白矮星的硬度要遠遠超過了鉆石......
這是一顆比鉆石還要硬的星球!(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