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射天狼-《大文宗》
第(1/3)頁
張氏子弟四十余人,在張林的帶領下全速趕往祖墳,他們臉上的情緒極為暴戾,一路上吸引了許多長弓城百姓的目光。
前有張鎮國狂奔,后有張氏一族怒氣沖沖,數百人都好奇不已,跟在眾人身后,想要看個究竟。
數百人浩浩蕩蕩趕到張府祖墳處,正巧看到張長弓從虛空中邁出。
當先的四十多位張府子弟率先跪下,口稱先祖,虔誠無比。身后的百姓連忙匍匐在地,猶如風吹過的麥穗,盡皆伏地。
長弓城之所以稱之為長弓城,便是由于張長弓。長弓城百姓,大多感懷他的恩德,甚至有許多百姓,家中還掛有畫像,每逢過節就會祭拜。
在此地看到張長弓再度出現,幾乎人人倒頭便拜,就連陳府子弟中,也有幾人瞬間下跪。
“蠢貨,站起來。”陳東谷將聲音壓得極低,短短五個字,他好像用了極大的氣力說出,乃至于不敢望向那道身影,手中卻悄然浮現一顆棋子。
張易靜靜看向張長弓,情緒極為復雜莫名。
他自重生以來,聽到最多的名字就是張長弓,此人對他的影響極大。龍狼筆、赤龍血硯、青蓮衣,助他能夠走到現在的地步。世間人之所以高看他,很大程度上皆是因為張長弓,而不是鎮國詩才、大儒之姿。
張長弓,是少數幾個能跟大賢相提并論的大儒,甚至在許多大周人族心目中,他的地位還要高于許多大賢。不僅僅是因為千年前,此人有多么風華絕代,而是其身處高位,沒有明哲保身,畢生都在與水妖戰斗。
世間傳言:“《水妖經》出,長弓大儒必能立即成為頂尖大賢,甚至踏出前人未能踏出的地步。”
張長弓亦將目光放在張易的身上,眼神深邃,微微點頭,像是看出了些什么。
“見過先祖。”張易連忙躬身行禮,暗道自己今日不知怎的,竟然險些失禮。
張長弓微微擺手,道:“你體內氣息渾厚,想必是得到我留下的東西。但他們身上的氣運太過微弱,這是怎么回事?”
寒門、望族、名門、豪門、世家,乃至朝廷、道一書院,盡皆受文運照拂,但從低到高所受的照拂相差天遠。
張府曾是豪門,如今卻只是望族,張氏族人體內的氣運連以前的千分之一都不足,自然是微弱無比。
數十位張氏后裔聽聞這話,暗自抹淚,卻不敢胡亂開口。
張易淡然道:“回先祖,爺爺在十三皇子和當今天子奪嫡之戰中站錯了位置,導致張府兩年前衰敗凋落,族人離散。晚輩無能,數月前方才重建張府。”
“原來如此,那你等今日在此聚集,又是所為何事?”張長弓此刻雖只是一縷殘魂,卻也看得出來雙方劍拔弩張。
話音未落,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停駐在張易的身上。
數百位百姓本就十分好奇,張府眾人為何這般氣沖沖趕往祖墳。更加好奇的是,長弓大儒為何會現身此地。
陳府眾人卻好似燒紅的炭被一盆涼水潑在上面,瞬間冰寒徹骨,噤若寒蟬,若是長弓大儒知曉他們今日的所作所為,在場眾人還有人能活著離開嗎?
陳東谷原本還有些驚懼,此刻眼神微醺,在張易和張長弓身上徘徊不定,右手不停磨蹭手中那顆棋子。
“不知先祖還記得當年資助的那位陳姓乞丐嗎?”
張易微微一笑,伸手指向陳府眾人,道:“這些便是他的后人,他們今日的目的,便是來挖咱們張府的祖墳。”
張長弓瞥了一眼陳府眾人,道:“陳豐梅當年雖為乞丐,卻很有文人風骨,他的后人怎么這般狼心狗肺。你等身為我的后人,切莫學他們這般。至于掘人祖墳的事情,他們能做,你們也能做,這不算有失禮節,而是以牙還牙。”
“我知曉了。”張易微微拱手,對跪在不遠處的四十余人道:“張林,人手一桿鋤頭,今日掘了陳氏祖墳。”
“好!”一名年輕男子轟然叫好,他并非張氏后裔,亦非讀書人,僅僅是一位普通平民,卻當真不看管陳府的做派。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了年輕人珠玉在前,其他人哪會自甘落后,紛紛大喊著要挖掉陳氏祖墳,甚至還有數十人站了出來,將手中鋤頭遞與張氏族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