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箴言-《長嫡》
第(1/3)頁
顧敬之人雖未到,卻寫了詩書使人送入洛陽,表明自己無意仕途,也無意為官。八一?中文網(wǎng) =≤≤.≠8≤1≠Z≠≤.≈C≈O≈M
先帝贊其灑脫風骨,并未厭惡他狂放姿態(tài),反倒念及當年孟孝淳曾為燕追啟蒙,因這一番瓜葛,還贊過顧敬之‘高風亮節(jié)’。
崔氏有意請他出面,前往洛陽,使燕追放大祝氏回青河。
若事情到了那樣的地步,便證明世族與皇權(quán)之間矛盾就浮出水面了。
世族積攢多年,厚積薄,到時事態(tài)會難以預(yù)估。
嘉安帝為鏟除世家、門閥,處心積慮多年,才勉強維持這樣一個局面罷了。
一個崔家在四姓里雖稍弱些,可是顧敬之名聲卻是很響的。
此時文人之間相互往來,關(guān)系親厚,且大多數(shù)人頗為護短,一旦崔家當真請了顧敬之出山,到時一群學子,怕是燕追都要心煩的。
尤其是顧敬之身份特殊,他也算是昔日孟孝淳指導過的‘弟子’,與同樣曾得孟孝淳悉心教導的燕追可以說是師出同門。
崔家不甘等死,謝家同樣如此。
傅明華表面雖然沒有如同強留大祝氏一般,將崔家的人留在洛陽,可是數(shù)次進宮以來,小祝氏一旦露出些許想回江洲的意圖,便被傅明華三言兩語的打了。
小祝氏嘴上雖然不說,但心中對此未必是沒有想法的。
傅明華聽著陰氏與小祝氏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話,捏了帕子替兒子擦了擦下巴處的口水,笑著就道:
“我自小便失去了母親,謝家對我多有照顧。”
她微微的笑著,“當初太夫人去世之時,消息傳至洛陽,我倒悔于少與她老人家親近,以至于后來每回想起,便都悔不當初。”
謝家的人會話里有話,她也說得深情并茂的。
陰氏聽著這兩句意有所指的話,笑容便有些僵,本能的抬頭看了小祝氏一眼。
小祝氏卻嘆了口氣,沒有出聲。
“傅家里我能說話的人也是不多。”傅明華逗了逗兒子,伸了食指去勾燕昭白嫩的下巴,他便咧了嘴笑,口水直流,這模樣又惹得她笑意更深了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