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曹睿的危機-《霸蜀》
第(2/3)頁
毛曾拿過地圖,攤在曹睿面前的案上。曹真膝行兩步,湊到案前,先指了指金城郡的位置。“陛下,諸葛亮進入祁山。天水、南安雖叛,可是金城郡有重兵把守,郭淮初戰不利,一定會退入金城。諸葛亮雖得隴山以西三郡。卻無法攻克金城。”
“金城的守將是誰?”
“郝昭。”
曹睿思索片刻,笑了起來:“有郝昭在。金城可保不失。”他看看曹真:“看來當初你把他留在金城是對的。”
“陛下圣明。”曹真也笑了笑。金城不僅有郝昭,還有鹿磐、魏平等將,只是那些人的能力不如郝昭,名聲也不如郝昭,說出來也不能讓天子放心,不如只說郝昭一人。郝昭曾經是剛侯張遼手下的悍將,在逍遙津之戰,他斬殺了孫權的大將陳武,后來鎮守河西十余年,民夷畏服,是河西數得上的名將。曹睿對他非常熟悉,也非常欣賞。郝昭一個人對曹睿的安撫作用,要超過其他兩個將領的總和。
“再者,我軍在隴右的兵力雖然只有兩萬余,可是精騎數量多于蜀漢,對地形又熟悉,遠非諸葛亮那個書生所能應付。諸葛亮要想擊敗他們,在隴右站穩腳跟,絕非易事。”
曹睿嘴角一挑,頜首表示同意。在他的印象中,諸葛亮就是一個會弄權的權臣,根本不是一個知兵的名將。盛夏出兵,無非是想借著東南有事的契機,趁虛而入,說白了,還是知道自己實力不足,這才投機取巧。魏軍在隴右雖然只有兩萬兵,可是有優勢的騎兵,正面對戰不足,還可以游擊以牽制他們的步伐。諸葛亮想要速勝,顯然不是一件易事。
“那關中呢?”
“關中也并不可怕。關中人口稀少,沒有足夠的糧賦,雖然今年開始屯田,有了些許積蓄,但以關中的人口和蜀漢的兵力,同樣支撐不了太久。以臣看來,如果諸葛亮不是出兵隴右,而是由褒斜道進入關中,再以魏延出子午谷,守潼關以拒我大軍,以他的兵力,尚可以且戰且屯,以關中四塞之利,固守一時。出兵隴右,正說明他不識兵機。”
曹睿想了想:“逆蜀進入關中的人馬,大概有多少?”
曹真早有準備,立刻說道:“以去年打探到的消息,諸葛亮在關中的總兵力在十二三萬左右,如果留兩到三萬人守漢中,他能動用的兵力最多不會超過十萬。既然魏霸詐降,想必他對我隴右的兵力很清楚,沒有兩倍以上的兵力,他不敢輕舉妄動,也就說是,隴右的兵力,至少在五萬以上,很可能有七到八萬。這樣一來,趙云和魏延的總兵力,不會超過三萬。”
“三萬人,要守潼關、武關、再加上蕭關、隴山,以及關中的幾個戰略要地,絕對是捉襟見肘。如果還要攻城,那更是不敷使用。關中戰亂,人心惶惶,百姓逃散,他們又哪里有足夠的人手來屯田?不能屯田,糧食就只能依靠從漢中運輸,這又需要大量的人手。”
“大將軍,有一件事,我們不可不防。”曹睿說道:“關中可有不少漢中人,他們雖然遷到關中已經近十年,卻未必會把自己當真正的關中人。如果把他們發動起來屯田,還是有可能解決糧食問題的。”
曹真笑了:“陛下,臣敢問陛下,如果陛下從漢中出兵,是攻隴右,還是攻關中?”
曹睿眉頭一挑,笑了起來:“大將軍剛才說得分明,自然是出關中更有優勢。”
“陛下圣明,可是,諸葛亮卻出兵隴右,可見,他根本不會用兵,不如陛下萬一。用兵如此,用人也是如此。”曹真收起了笑容,接著說道:“據我所知,諸葛亮擅權,他重用的人都是荊襄人,對益州人多方排擠。漢中人,是不會支持他的。”
曹真躬了躬身:“唯胸懷天下者,方能用天下之才。諸葛亮心胸狹隘,妒賢嫉能,不過是一書生,不足為患。別看他現在聲勢宣赫,不過是一時的風光而已。只要我大魏雄兵一出,他必然如雪遇驕陽,煥然消解。”
曹睿連連點頭,臉上終于有些一些笑容。“那大將軍需要多少人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