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高山仰止-《霸蜀》
第(2/3)頁
馬謖頓時嚇出一身冷汗。祁山是蜀漢軍出兵的地方,現在軍糧也是從那邊運過來。如果張郃去了祁山,不用問,肯定是劫軍糧去了。
軍糧要到了嗎?馬謖不知道。他的斥候派不出那么遠。諸葛亮最近也沒什么關于軍糧的消息傳來。在馬謖的印象中,軍糧應該還有幾天才會到。
可是除了劫軍糧之后。馬謖想不出張郃去祁山還有什么用意。他立刻召集眾將,下令拔營,離開洛門聚,尾隨張郃趕往祁山。
這個命令一下,立刻遭到了所有人的質疑。
王平站了起來:“將軍,你能肯定張郃是去了祁山,而不是誘敵之計?祁山離這里三百多里,他能把斥候派出這么遠嗎?”
馬謖很不高興。這就是他的分析,他的預測,哪來的證據?兵形如水,搶的就是時間,他現在已經被張郃搶先了,再等斥候把消息送回來,恐怕張郃已經到了祁山。
“王將軍,你的擔心不能說沒有道理。可是祁山是我軍運糧之所,若被張郃占領,奪了我軍的軍糧,那是什么后果,我相信你也能明白。”
王平沉吟不語。他不是不知道這個結果有多么糟糕,他只是覺得馬謖沒有任何證據,僅僅因為張郃向府谷水方向去了,就認為張郃是去祁山,未免有些草率。他更擔心的是,如果張郃是想誘他們離開洛門聚,然后在半路上予以襲擊,那后果同樣不堪設想。
馬謖接著說道:“至于你擔心這是誘敵之計,也不能說沒有道理。不過,誘敵之計若要生效,前提是我們都疏忽了,沒有預料到這個可能。現在既然你王將軍都警惕如斯,諒他張郃又能什么作為?”
他不容分說的對諸將說道:“軍情緊急,容不得三思而行。夫子說,再可矣,想得太多,就會失去戰機,只能成為空談。”
王平還是非常不安:“若張郃是誘敵之計,那我軍如此趕去,豈不是正好中他們的埋伏?雖說有了警惕,不會沒有防范,可是兩萬步卒,又如何是一萬騎兵的對手?我軍如果戰敗,輜重丟失,豈不是正好便宜了張郃?”
馬謖沉下了臉,眉頭緊蹙,慍怒的目光從王平等人的臉上一一掃過。他知道,這些人看不起他,認為他是個空談的書生。現在又以沒有證據,純屬推測的名義抗拒他的命令,雖然明面上不能說沒有道理,本質上卻是對他的不信任。
馬謖仰起頭,略作思索,決定不和王平繼續爭論。爭論是爭論不出一個結果的,真正的結果,只能由事實說話。
“這樣吧,你們幾個率五千人在后,輜重就交給你們。我率主力,負五日之糧,在前面追趕。如何?”
王平見馬謖堅持己見,也只得如此。馬謖把王平等人率領的部曲五千人留下,自己親率一萬八千精兵,每人負五日糧,只帶必要的武器,以最快的速度去追趕張郃。從這里趕到祁山也就是三日路程,到了祁山,自然會有糧食補充,可是馬謖擔心會在路上發生遭遇戰,陷入斷糧的危機,所以他帶了五天的口糧,這樣能有兩天的緩沖時間。
出于謹慎,馬謖對再三囑咐王平,雖說警惕是必要的,可是兩軍之間也不能拉開太遠,否則一旦遇到什么事,無法互相呼應。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雙方最好不要超過一日的路程。
王平應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