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29章 心有戚戚焉-《霸蜀》


    第(2/3)頁

    守住關中,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主力退入關中。有了兵力,魏霸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當初向朗建議他退守隴山,就是出于這個目的。

    退守關中,對整個蜀漢有利,只對他一個人不利。這也是楊儀勸阻他的原因所在。諸葛亮也很猶豫。退守關中,不僅意味著他要承認自己的失誤,承認魏霸的正確,還面臨著荊襄系內部分裂的現實。

    退守關中,那魏霸之前的所作所為,就不再是錯誤,而是正確的選擇,支持他的趙云、鄧芝以及那些漢中人,都將借著這個機會崛起。

    這是一個非常不利的隱患,很可能會危及整個蜀漢的

    穩定,陷入不同政治利益集團的互相爭斗中,將他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諸葛亮瞇著眼睛,仔細權衡著利害得失。楊儀緊張的看著諸葛亮,他想得比諸葛亮更簡單一些,他不希望魏延父子成為北伐的首功,甚至是以諸葛亮的失敗為襯托。

    “丞相,萬萬不可啊。”楊儀小心的說道:“國小民寡,若不能獨攬大權,上下同心,內耗必然影響大事。若陷于內部之爭,丞相將來如何興復漢室,北伐中原?”

    “可是,如果據有關中,對漢復漢室,大有裨益啊。”諸葛亮也壓低了聲音,慢慢的說道:“當年高皇帝用韓信之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據關中而爭天下,立大漢四百年基業。如今,豈不正似當年?”

    “不然。”楊儀連連搖頭:“丞相,當年高皇帝能以關中爭天下,是因為秦末天下大亂,關中卻沒受太多的影響。是以高皇帝才能在八百里秦川為根基,與項羽爭雄。可是現在呢?關中廢棄已久,人口不過五六十萬,四處荒夷,無十年經營,很難見功,又怎么能做爭天下的根基?”

    諸葛亮眉頭一皺,剛準備再說,楊儀又搶先說道:“丞相,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在關中駐兵屯田,且戰且守,是不是?”

    諸葛亮沉吟片刻,點點頭。他正是這么打算的。

    楊儀追問道:“那么,丞相將以何人為關中都督?魏延,還是魏霸?抑或是趙云?”

    諸葛亮緊緊的閉上了嘴巴。

    “丞相,我敢說,除非你讓馬謖鎮守關中,否則,關中近非大漢之利,遠亦非我大漢之福。”

    一聽到馬謖這個名字,諸葛亮的眼神一凜。他轉過頭,將那封軍報取了過來,慢慢的推到楊儀的面前。楊儀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見落款是王平,好半天沒想起來王平是誰。等他明白過來這意味著什么,臉色頓時變得蒼白。

    王平署名上報,那只有一個結果:馬謖出事了。

    作為荊襄系的一員,楊儀太清楚馬謖的作用了。如果說諸葛亮荊襄系當之無愧的領袖,那馬謖就是荊襄系毫無疑議的第二號人物。相比于諸葛亮這個并非荊襄人的領袖,在某種程度上,馬謖對荊襄人的凝聚力更要強上三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諸葛亮之后,馬謖將是荊襄系的核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