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推波助瀾-《霸蜀》
第(2/3)頁
向朗眼神一掃,“如果還是不行呢?”
“如果還是不行,我自然是唯向公馬首是瞻,言無不聽,計無不從,全力營救馬幼常便是。”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向朗若有深意的打量著魏霸,嘴角挑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好小子,比你父親有城府。好,我聽你的,只要能把馬謖救出來了,我就豁出這張老臉,和那些人斗一斗。”
“向公出馬,自然是馬到成功。”魏霸客氣的笑道。
向朗笑了笑,起身告辭。他走到門口,又停住了腳步,側過身子,看著魏霸,突然說道:“子玉啊,你知道丞相最敬重誰嗎?”
魏霸愣了一下,脫口而出:“管仲,樂毅。”
向朗詭異的笑著:“還有呢?”
魏霸真的茫然了,這個問題,他真的不知道。
“子玉,有時間讀點詩吧,比如丞相的梁甫吟,就非常不錯。”向朗說完,抬手擋住了魏霸:“好了,不用送了,就此留步。”
魏霸堅持把向朗送到營門口,依依惜別。等向朗走遠了,他站在營門口,半晌沒有動。作為諸葛亮的粉絲,他當然知道《梁甫吟》,《梁甫吟》里提到了管仲、樂毅之外的另一個賢臣:晏子。這首詩里還有一個著名的典故:二桃殺三士。這是以智慧勝勇力的著名典故,但向朗說的顯然不是這個,因為要論這種權謀,他剛才已經表現得夠深了。
他剛剛建議向朗發動荊襄系的力量和來敏等人打擂臺,請求諸葛亮從輕發落馬謖,便是連消帶打的權謀。向朗想讓他去求諸葛亮,他轉過來卻要求向朗先發動荊襄系表明態度,逼著荊襄系為馬謖抱成一團,向諸葛亮施加壓力。如果諸葛亮同意了,他當然有建議之功,如果諸葛亮堅持己見,不接受荊襄系的集體請愿,那荊襄系對諸葛亮自然會有所保留,等他再出面,勝了,自然有功,荊襄系會見識到他的手段和能力,失敗了,也沒人會說他不盡力,只會更加疏遠諸葛亮。
對于諸葛亮來說,不放馬謖,就不是不給魏霸一個人面子的問題,而是要面對整個荊襄系。他的壓力會大增。他可以失去一兩個荊襄人的青睞,卻不能冒著得罪整個荊襄系的危險。
魏霸這是將事態擴大化,既讓自己融入荊襄系的陣營,又逼著諸葛亮在荊襄系和非荊襄系之間選擇一個。不管怎么說,他都能占到便宜。
你不是說之前你們之所以不支援魏家,是因為我老爹是匹獨狼,不知道團結嗎?那好,現在我就要求和你們抱成團。你不是要救馬謖嗎?那就一起救,不能讓我一個人沖在前面,你們躲在旁邊看戲。要上一起上,這才叫團結嘛。
向朗活了六十多年,又是有名的能吏,當然不會不懂這里的訣竅。所以他咬住了魏霸,如果不成功,魏霸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能袖手旁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