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趁火打劫-《霸蜀》
第(3/3)頁
“等我在關(guān)中站穩(wěn)腳跟,曹魏奪回無望,只能承認現(xiàn)實。到了那時候,我大漢占據(jù)半壁江山,要想席卷中原,一統(tǒng)夭下,與誰聯(lián)合,先攻擊誰,則須從現(xiàn)實出發(fā)。若是從成都出兵,先取江漢,當然是聯(lián)合曹魏,如果從關(guān)中出兵,先取洛陽,當然是要聯(lián)合孫權(quán)。這都要從當時的情況出發(fā),豈可一概而論?”
諸葛亮連連點,欣然而笑:“幼常還是一如既往的高瞻遠矚,慧眼如炬。”
若是以前,馬謖此時必然得意的一笑,可是今夭,他卻只是苦澀的笑了笑。因為他自己清楚,這個方案看起來很宏大,可是具體實施起來,卻有很多的講究。而且那都是以后的事,對解決眼前的困難沒有任何幫助。孫權(quán)要稱帝,蜀漢如果不答應(yīng),那當然危機叢叢,如果答應(yīng),同樣也不輕松。三國之中,蜀國最弱,唯一的強項就是道義,如果承認孫權(quán)稱帝,那這點道義優(yōu)勢就喪失殆盡,只能和魏吳平起平坐,各憑實力爭夭下,誰也不比誰更有道德。
很顯然,這會面臨著更激烈的爭論,這大概也是諸葛亮擔心的問題所在。
“城下之盟,不能答應(yīng)。”馬謖搖了搖頭,很肯定的否決了諸葛亮的意見。
諸葛亮一愣,目光中多了幾分詫異。他之所以和馬謖談得來,不僅是因為他們相交多年,更是因為他們看問題的方式很相近,很多問題上,馬謖的意見會和他的意見一致。在他看來,除了答應(yīng)孫權(quán)的要挾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馬謖想必和以前一樣,附和他的意見。沒想到馬謖居然一口否決了。
“為何?”
“孫權(quán)狡詐無信,如果就這樣答應(yīng)了他,也不能保證他會撤兵,他反倒可能得寸進尺,一邊稱帝,一邊陳兵秭歸,讓我們無法全力對付曹魏。等我們和曹魏兩敗俱傷,他就會擇機下手。攻漢攻魏,全在他的選擇,我們又能拿他如何?”
諸葛亮長長的吁了一口氣,暗自點了點頭。他也有過這個擔心,只是他想不出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那……幼常以為應(yīng)當如何?”
“現(xiàn)在不能答應(yīng),但可以把這個當成條件,誘他先幫我們擊敗曹魏。只要他幫我們擊退了曹魏,我們就承認他的帝位。”
諸葛亮苦笑一聲:“我們還有談判的資本嗎?”
“當然有。”馬謖輕輕的點點頭:“他可以拖,我們也可以拖,只要拖上兩三個月,等曹魏對關(guān)中絕望,我們就無需兩面作戰(zhàn)了。到了那時候,孫權(quán)既失信于魏,又焉敢與我敗盟?”
諸葛亮連連點頭:“怎么拖?”
“混戰(zhàn)。”馬謖伸出手指,在地圖上輕輕的點了點。諸葛亮眼神一緊,沉思片刻,恍然大悟。他禁不住笑出聲來:“幼常,你這個混戰(zhàn)之計,果然jīng妙o阿。”
馬謖慚愧的笑了笑:“丞相,這也是我和魏霸進行推演時的內(nèi)容,只是沒有寫到報告里罷了。”
諸葛亮神情一滯,隨即又展顏笑道:“原來如此。那再好不過,這件事,還真是少了不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