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唇槍舌劍-《霸蜀》
第(1/3)頁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張溫吟哦了片刻,慨然長嘆:“丞相果然又精進了。這兩句雖然粗鄙不文,卻也發人深醒。我等書生,多多少少都有些自恃清高,卻不知道人心不古,非三代可比。又或者妄談復古,拘泥不化,是以舉步維艱。丞相有今日這般地位尚能自省,真是仰之彌高,鉆之彌深,我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只能瞠目結舌了。”
諸葛亮含笑不語,等張溫夸贊完了,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惠恕,你這些話,我可當不得啊。”
張溫笑笑,連聲說道:“丞相當不得,還有誰能當得?”
諸葛亮有意無意的瞟了費祎一眼,費祎心領神會的笑了,微微點頭,表示記下了。雙方見面,互相贊揚兩句,拉近感情,為接下來的爭吵做個準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過張溫顯然沒有注意到,他說的這些話一旦傳到孫權的耳朵里,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感覺。
諸葛亮拉著張溫上了堂,分賓主落座,馬謖、姜維侍立兩旁,霍弋手持書版,等著記錄他們的談話內容。諸葛亮這才笑道:“惠恕,我說當不得,是因為這句話不是我說的。”
張溫很詫異:“是嗎,那是誰說的?”
“是我丞相府最年輕的參軍魏霸所說。”諸葛亮不緊不慢的說道:“關于讀書,他還說了另外一句,卻與孟子異曲同工。”諸葛亮說了一半,沒有再說下去,靜靜的等待著。
張溫應聲答道:“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諸葛亮搖搖頭,一字一句的說道:“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
張溫愕然,隨即又撫掌大笑:“妙,妙,果然是一言中的,比孟子的話還要入骨三分。”他隨即又用不加掩飾的仰慕目光看著諸葛亮:“丞相,能對一個年輕參軍的話如此重視,見賢如不及,你的胸懷之廣非常人可及。佩服佩服!”
諸葛亮笑了起來:“惠恕,再說下去,我只怕要以為你是個巧言佞色之人了。來來來,我們還是談點正事吧。吳王現在如何?”
見諸葛亮切入正題,張溫也收起了笑容,嚴肅的說道:“我奉大王之命,來見丞相,自然是想重申盟好。丞相征伐西北,捷報頻傳,我家大王也是為丞相欣喜不已。只是丞相剛剛用兵西北,曹魏余逆尚未清除干凈,便又增兵房陵,加強了安橋塞的守備,更有斥候細作出入荊州,這著實讓我不解啊。”
“這有什么好奇怪的。”諸葛亮平靜的說道:“增兵房陵,不過是圍魏救趙之計,更是想與吳王會獵荊襄,同破曹魏,為漢家除殘去穢。漢吳本是聯盟,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我軍北伐,攻取關中,雖說天命在漢,出師大捷,可是也力有不逮。若能漢吳聯手,攻取襄樊,長驅直入,徑向宛洛,吳王再遣水師入江淮,三路并進,曹魏可滅,漢室可興,豈不比我軍獨自出師更善?此萬全之計也,何以吳王不解,惠恕亦不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