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虛虛實實-《霸蜀》
第(2/3)頁
魏風退走之后,孟達開始收拾戰場,胡質帶來的輜重全成了他的戰利品,俘虜就有一千多,還有近千的傷員。孟達押著他們,又回到了樊城,同時派鄧賢拿著胡質的印綬,直奔鄧塞。
樊城的守將一直戰戰兢兢。孟達從城下離開,緊接著,半夜時分,城東的山林里發生大戰。不用多想,他也能猜到孟達干什么去了。可是他不敢出城,他不知道蜀軍是不是用計誘他出城,再加上他相信以胡質的能力,應該能堅守到天亮。天亮之后再行動,顯然要比黑暗之中行動更安全。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當天終于亮起來的時候,孟達居然又回到了樊城,比起昨天晚上走的時候,他的隊伍好像又壯大了。
當孟達把那些俘虜推到陣前,將胡質的戰旗扔在陣前,將胡質的首級送到城頭的時候,樊城的魏軍將士們驚呆了。
一萬多人,圍攻三千多人,優勢自然不用說。可是在短短的半夜時間內就大獲全勝,幾乎將三千人一網打盡,這個速度還是超出了很多人的預計。對城外這一萬蜀軍以及孟達的指控能力,魏軍有了新的認識。
樊城在漢水以北,主要是作為襄陽的后援,修得并不是非常堅固。也正因為如此,建二十四年,關羽北伐,就是采取了包圍襄陽,主攻樊城的戰術。這么做,當然有好處,關羽有水師,他可以截斷襄陽和樊城之間的聯系,一旦攻破樊城,襄陽就成了一座孤城,陷落是順理成章的事。可是他這么做也非常冒險,一是圍困襄陽需要兵力,對于兵力本來就不是很充足的他來說,這增加了困難。二是曹仁看穿了他的用意,讓呂常守襄陽,親自坐鎮樊城,死戰不退,讓關羽速戰速決的計劃無限期的延后。雖然關羽后來擊敗了于禁,卻因為兵力不足,一直未能攻克樊城,最終將戰事拖到了不利的地步。
后來蜀漢反思,如果當時不是先攻擊樊城,而是截斷漢水之后,先攻襄陽,可能情況會穩妥一些。不過這些都是事后的說法,無補于事。
魏霸讓孟達、魏風出擊樊城,看起來和關羽當年的策略有相似之處,但是他們的根本區別在于,魏霸只是想做出一副想走捷徑的樣子,他的目標,就是要在短時間內給曹魏最大的震動,讓他們感到緊張。最后能不能攻取樊城,關系并不大。
漢水之上的浮橋還沒有斷,襄陽的守軍還可以支援,樊城的將士雖然緊張,卻還沒到要投降的地步。他們只是向襄陽和水師發出了求援的信號,并且將胡質被殺的消息送往新野,匯報給驃騎大將軍司馬懿。
孟達的威名,隨著這些軍報迅速的傳入到了附近每一個魏軍將領的耳中。這些人雖然鄙夷孟達的人品,可是他們卻不敢小瞧孟達,畢竟孟達的戰績是實實在在,當年攻取房陵,后來擊退驃騎大將軍,都證明了他的指控水平。這一次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全殲胡質的三千援軍,更是讓人暗生警惕。
在孟達和魏風互相合作,又一次奔襲,重創一支近萬人的援軍之后,所以的魏軍將領都采取了謹慎的措施。在驃騎大將軍的命令下達之前。誰也不敢靠樊城太近。
……
新野,驃騎大將軍司馬懿的大帳。
司馬懿負著手,站在地圖面前,一動不動。司馬師站在他身后,倒了一杯酒,雙手遞給司馬懿:“父親,喝口酒。潤潤嗓子吧。”
馬懿接過杯子,眼睛卻不是盯著地圖,他呷了一口酒:“子元,你覺得魏霸這是打什么主意?突然出擊樊城。這有些不合常理啊。”
“我覺得攻樊城,是虛,攻襄陽,才是實。”司馬師不緊不慢的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