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己所不欲,必施于人-《霸蜀》
第(2/3)頁
魏霸靜靜的聽著,心里卻翻開了鍋。他正在為戰果不夠理想而沮喪呢,沒想到出了這么一檔子事。孫權喪子。亂了方寸,居然和陸遜起了矛盾。剛才費祎提到曹宇等人撤退之后。他沒有等陸遜會合,而是直接回了武昌,陸遜既沒有去武昌,也沒有回他的駐地西陵,而是留在了江陵,很顯然,他是在待罪。
他是不是承認有罪,那并不重要,現在的情況是他意識到了孫慮之死的嚴重性,他在等待孫權的責罰。可是他又沒有主動去武昌請罪,這里面就大有章了。而費祎要他想清楚再回答,應該就是指這一類的問題。
想到此,魏霸長嘆一聲,滿臉悲痛的自責道:“這件事,我的確也有責任。如果不是當時那么沖動,做出過激的反應,事情也不至于鬧到這一步。現在連累了慮王子,我也是后悔莫及。唉,我當初一見慮王子,就覺得他少年英武,將來必然是一員虎將,沒想到……唉——”
魏霸把當時的情況又說了一遍,然后嘆息不已,一副為孫慮惋惜的樣子。費祎看在眼里,暗自滿意,轉過頭對張溫說道:“溫恕,你看,這件事就是這樣的,魏霸當時的確是沖動了一些,后來走得匆忙,沒來得及拆掉浮橋,沒想到竟會釀成這樣的大禍。”他又責備魏霸道:“子玉啊,你啊你,平時讓你多養性,你就是不聽,現在一時沖動,惹出禍事了吧?以后可以注意,做事情要三思而行,不能沖動。”
“喏霸連連點頭,悔不當初:“我當時也是被陸將軍的舉止氣糊涂了。我一直敬仰他,沒想到他卻做出這等不地道的事,我一時火起,就什么也顧不上了。”
“你啊,年輕人,就是不夠沉穩。”費祎痛心疾首的數落著魏霸,魏霸唯唯喏喏的全應了,一句也不反駁。張溫看在眼里,最后忍不住的打斷了他們:“行了,魏參軍年輕,有些沖動。可是這件事主要責任不在他,陸遜處理得的確不當。如果換一種方式,現在又怎么會是這樣。”
魏霸連忙接上話頭,遺憾的說道:“可不是,如果當時陸將軍的態度好一點,其實還是有變通的辦法的。我們可以把攻城車推到城墻邊,一樣可以壓制內城的魏軍,再用一兩天時間,攻下襄陽是毫無疑問的。唉,準備了那么久,想不到最后……”
他連連咂嘴,后悔之色溢于言表。張溫也沒有再說什么,只是在魏霸對于吳郡陸家表示輕蔑的時候有意無意的說了一句:“陸遜不能代表吳郡陸家,他又不是陸家的家主。”
魏霸當時沒明白過來,直到張溫走了之后,他才覺得這似乎有些不正常,便問費祎,是不是吳郡世家之間也有不和,要不然張溫怎么對陸遜這么不感冒。費祎詭異的笑了笑:“張家和陸家沒什么不和,他們之間還有姻親呢,陸績有個女兒就嫁給了張溫的弟弟張白,所以你批評陸遜沒事,批評陸家,他就不能接受了。”
魏霸很詫異:“陸績有幾個女兒?陸遜身邊有個叫陸明朱的,不是陸績的女兒嗎?”
“陸明朱是長女。陸績被孫權派到郁林任太守后,陸家的門戶就是由他的夫人和這個陸明朱綱紀。嫁給張白的是陸績在郁林生的女兒,名字就叫陸郁生,婚后還沒多久,張溫因暨艷案被敗斥,張白也受了牽連,死在異郡,陸家就要求她改嫁其他人家,陸郁生堅持不肯,和張溫的幾個妹妹一起苦苦堅持,吃了無數的苦頭。這份堅貞,不僅張家人為之動容,就是整個吳郡都贊不絕口。有這樣的弟媳,張溫豈能容你對陸家不敬?”
魏霸非常驚訝,他見張溫是吳郡大姓,又作為孫權的使者來往于吳蜀之間,一直以為張溫混得風生水起呢,沒想到張溫不久前居然還受人牽連,險遭不測。而陸家和張家還有婚姻關系,陸家內部也并不是鐵板一塊,不禁興趣大增,拉著費祎問了起來。
費祎把東吳的情況簡略的說了一遍,魏霸聽了,這才明白孫權這日子過得也不舒心。追隨孫堅、孫策起兵的江淮人不斷辭世,讓出的權力被吳郡世家攫取,吳郡人同氣連枝,互相支援,孫權的壓力越來越大。當初張溫出仕之前,顧雍當時就當著孫權的面評價張溫“當今無對”,而張溫入仕之后,元老張昭也曾經對張溫期望甚厚。張溫被貶斥之后之所以沒死,和吳郡、會稽人為他打抱不平有很大關系。不過孫權雖然沒殺他,卻也一直壓制著他,不肯再讓他入仕。
魏霸眼珠一轉:“莫非張溫這次重新出仕,與我大漢有關?”
費祎笑了起來,笑得很詭異,他沒有正面回答魏霸的問題,只是簡單的說道:“張溫與丞相交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