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不戰而勝-《霸蜀》
第(1/3)頁
作為彥山留守大營的負責人,校尉陳時最近有些心神不寧。他跟著鎮南將軍呂岱南征北戰多年,對呂岱的用兵能力非常佩服??墒沁@一次呂岱遠征沅溪,他卻覺得非常不妥。
其實只要有點常識的人都會覺得不妥。大軍深入山區近千里,長途跋涉,只能通過沅水來進行補給,那些激流險灘之類且不說,一旦那些蠻子在兩岸進行襲擊,對沿河綿延數里的大軍來說,就是一個無法承受之痛。
這一點,在交州征戰過的陳時深有體會。交州的地形和這里有相似之處,蠻子們很少正面決戰,他們會利用地形不斷的騷擾,神出鬼沒的進行偷襲,時間一長,足以讓人崩潰。漢人的優勢在軍械,在訓練,在陣地戰,在城池攻守,對付這樣的戰術,漢人并不擅長。所以漢人和蠻子的分界點一直就在辰陽一帶,辰陽向東,是漢人的地盤,辰陽向西,是蠻子的地盤。
現在,蠻子退守三山谷,放棄了經營多年的老巢,看起來是退卻,實際上卻是誘敵深入。而對于陳時來說,一向好勇斗狠的蠻子居然愿意以退為進,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也正因為如此,他才不理解呂岱為什么會這么做。按理說,公主已經被救回來了,再深入山區與蠻子作戰就沒有意義了,為什么還要繼續進兵呢?
陳時不理解,但是他相信呂岱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所以他只是忠實的執行呂岱的命令,守好彥山大營。
一個親衛進來報告:“校尉,舞陽來人了。”
陳時一愣,遲疑了片刻。舞陽是呂岱設立的中轉站,送往前線的糧食軍械都會暫時存在那里,呂岱出發還沒到三個月,儲存在舞陽的物資應該足夠啊,舞陽來人干什么?
陳時不敢怠慢。連忙讓人把來人帶了進來。來人是兩個蠻子,陳時認識,是周邊的兩個小部落的頭領,跟著雄溪部落一起來為呂岱效勞的。
“你們是奉誰的命令來此?”
“唐咨將軍的命令?!币粋€蠻子從懷里掏出一份公文,雙手遞到陳時面前。陳時接過來一看,是唐咨讓人來運糧的公文,上面說。呂岱在錦屏山困住了魏霸,不過攻擊難度很大,只能圍困,估計要很久才能見功,儲存在舞陽的物資不敷使用,要陳時再送一批去。前線兵力不足。舞陽又非常重要,不能抽調太多的兵力,所以只能派這些蠻子來接應,護送糧草的重任還要陳時自己安排信得過的人執行。
公文的末尾有唐咨的簽名,只是公文似乎進過水,這個簽名有些暈,不太看得清。不過公文外面的封泥完整。上面有唐咨的印記,陳時可以確認無誤。
事關前方戰事,陳時沒有任何猶豫,立刻撥付了一批糧草軍械,派出一千精銳,隨同來接應的三百蠻兵一起出發。
船隊離開彥山大營后,徑直趕向舞陽。當天晚上,他們駐扎在離沅水不遠的地方。安置好大營之后。兩個都尉回到自己的座船,擺開酒菜,正準備小酌一番,有人來報,兩個蠻子頭領來訪。
兩個都尉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笑了。蠻子雖然和吳軍一起征戰,但各方面的待遇都不可同日而語。吳軍不僅不給蠻子們提供武器裝備,連軍糧都控制得非常嚴苛。蠻子們要想吃飽,就只能向同行的吳軍將領行賄,以求能多得到一些糧食配額。這樣的事在吳軍內部屢見不鮮。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吳軍將領勒索蠻子的常用手段之一。
一個長著一張長臉的都尉李敢把頭伸出窗外看了看,一眼看到兩個蠻子頭領恭恭敬敬的站在外面,身后跟著兩個妙齡女子,雖然冬天,她們沒有穿那種露出肚皮的衣服,可是窈窕的身姿在她們特有的服飾下還是隱約可見。在他們的身后,四個年輕健壯的蠻子手里捧著禮物,低著頭,靜靜的等候著。
李敢縮回頭,對長著一張圓臉的同伴吳勇笑道:“這兩個蠻子,總算是開了竅,不僅知道送錢了,還送了兩個女人來。我們今天有人暖被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