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別來無恙-《霸蜀》
第(1/3)頁
陣前單挑是一個很幼稚的舉動。在戰爭脫離了競技化、儀式化之后,英雄式的個人決斗已經成為一個遙遠的傳說。一般不會有人這么做,做了也不會對結果有什么影響。兩軍對壘,向對方發起挑戰,只有當年的二貨呂布干過這事,他倒是把郭多挑下馬去了,可是并沒能扭轉敗局,還是灰溜溜的退出長安。
陸遜當然不會把魏霸的單挑當回事。在他看來,這只能說明魏霸沒辦法了,只好使用這種無聊的手段。在戰場上,沒有取勝的辦法,只能靠激怒對方來尋找機會,自然是一種無能的表現。魏霸真要有這本事,直接攻城就是了,何必搞出這么多花樣。
陸遜根本不理睬魏霸的叫囂,他在考慮魏霸這么做究竟有沒有其他用意。魏霸這么做的確很蠢,可是他印象中的魏霸不應該這么蠢。不蠢的人做出蠢事,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他瘋了,二是他別有用心。
陸遜希望魏霸發瘋,但不能不防他別有用心。
就像魏霸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冥思苦想,揣測陸遜的心理一樣,陸遜同樣也在揣測魏霸的心理。不過他的經驗更老到,所以不像魏霸那么糾結。他表現得很平靜,平靜得身邊的人都覺得他勝劵在握一樣。
其實陸遜也糾結,他沒想到魏霸會這么順利的攻克了溆浦,更沒想到魏霸會大模大樣的帶著兩千人就敢殺到沅陵城下,向他叫板。如果魏霸沒有發瘋,那么就只有一種可能:魏霸看出了他的虛實。
他的兵力嚴重不足。
為了趕時間,陸遜是帶著百余親衛騎一口氣從武昌趕到沅陵來的。一千五六百里路,他只用了七天,這樣的速度當然只有騎兵。而且是小股騎兵才能達到,步卒是根本不可能完成這樣的行軍任務的。陸遜有近萬的精銳部曲,可這些精銳部曲還在路上,要想趕到沅陵,至少還要十天。
如果那么部曲就在身邊,陸遜會大開城門,與魏霸決一死戰。他非常想抓住魏霸,魏霸主動送上門來,他沒有道理不笑納。可是他沒有兵力。身邊除了不到一百的親衛騎之外,只有潘濬留下的兩千留守士卒,要和魏霸對陣,勝負在兩可之間,要想抓住魏霸更是癡心妄想。
這樣的事。陸遜當然不會做,所以他只能忍著,對魏霸囂張的挑戰視而不見。
陸遜有這樣的涵養,可是不代表他的部下也有這樣的涵養。見魏霸在陣前耀武揚威,城上的吳軍非常生氣,非常郁悶。而那些同樣來自各個部落的蠻子看著城下興高采烈的蠻子,心里自然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潘濬的部下以荊州人為主。其中有一半是各部落征發來的蠻人。蠻人好武尚勇,一言不合,就會拔刀相向。他們戰斗很勇敢,向來是征兵的首選對象。也正因為如此。蠻子們對陸遜的沉默感到非常恥辱。
在無形中,他們更愿意有魏霸那樣勇猛的上官,雖然在陸遜看起來這么做有點蠢,可是在蠻子們看來。這才像個男人,才像個勇士。
當魏霸挑戰沒有得到響應。進而派出罵陣高手罵陣的時候,這種情緒變得更加強烈。數十名蠻子在城下破口大罵,把威名赫赫的輔國將軍陸遜罵得狗血淋頭,所有的吳軍都分外憤怒,特別是原本屬于潘濬所部的蠻兵,他們覺得自己是無辜的,陸遜根本就不是他們的上官,現在卻被敵人罵得這么難聽,純屬冤枉。
一聽到是蠻兵罵陣,陸遜立刻明白——至少是他以為明白了魏霸的用意,他下令任何人不準出戰,違令者斬。魏霸想用這么幼稚的激戰法,他才不會讓魏霸得逞呢。
他甚至不準弓弩手射擊,沅陵不是軍事重鎮,沒有守城弩這樣的利器,普通弓弩根本射不到那些人,只會被他們恥笑。與其如此,不如沉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