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生不逢時-《霸蜀》
第(1/3)頁
陸遜派遣的援軍及時到達,將步騭所部從崩潰的邊緣拉了回來。趙統性格溫和,一見形勢對自己不妙,沒有多猶豫,立刻率軍撤了。在此之前,他已經得到魏霸的消息,知道魏霸準備在辰陽西堵截潘濬,所以順著山谷就往南撤。
幾個月前,他剛剛走過這條路,那時是因為朱績搶占了辰陽,打亂了魏霸的計劃,魏霸只得改道去辰溪部落。那時候,孫魯班和潘子瑜都在隊伍中,被魏霸逼迫著一起趕路,一路上沒少吃苦頭。現在,孫魯班已經回到了武昌,而不肯隨父親回去的潘子瑜也留在了三山谷,沒有跟過來,趙統帶著蠻子們走上這條路,雖然身邊有近兩千多心情興奮的部下,卻覺得分外孤單。黑沙等人發現,在戰場上指揮若定,從來沒有什么情緒波折的趙中郎進了山谷之外,變得多愁善感起來,經常一個人出神。
黑沙和寒如經過熱烈的討論之后認定,這是漢人的新年將近,趙中郎想家了。
陸遜的援軍不僅帶來了糧食,還帶來了陸遜的命令:鑒于衛旌再次被魏霸生擒,武陵郡的糧食已經消耗一空,溆浦又被魏霸劫了,目前僅剩下辰陽還有余糧,無法供應太多的人馬,而且步騭所部轉戰千里,損失慘重,恐怕也不能再戰,所以請步騭先回西陵,這里的戰事就由陸遜負責了。
步騭知道,敗軍之將不言勇,自己的命都是人家救的,還有什么資格和人家爭?算了,回去找個地方舔傷口吧,報仇雪恥的事只能等以后再說了。
救出了步騭,陸遜派來的人也沒有敢追趙統。深入山區,和剛剛大勝一場的蠻子作戰,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選擇。出發之前,陸遜就禁止他們冒險進入山區,所以和步騭分別之后,他們老老實實的原路返回沅陵。
當步騭落寞地脫離戰場的時候,呂岱的心卻沉到了谷底。沿著辰水往東走了沒多遠,他就知道了魏霸在前面的消息。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一是繼續前進。殺出一條血路,然后一天就可以到達辰陽,可以吃一頓飽飯,睡一個安穩覺;二是退回去,擊敗后面的靳東流。然后再次進入大山,避開魏霸,另尋生路。
很顯然,后一條不太可能。他已經斷糧了,再找一條路,就算靳東流不再像個冤魂似的追他,他也要餓著肚子走上十幾天才有可能到達辰陽。他不知道最后還有幾個人能活著走出大山,他更不知道那些餓瘋的士卒會不會把他當成肉干吃了。他很清楚自己的部下是什么成份,真正心甘情愿忠于他的沒幾個,大部分不過是為了一口飯。在生死面前,不會有人介意把他當作最后一餐的。
潰兵最危險。這是每一個帶兵的人都知道的基本道理,呂岱統兵征戰多年,不會意識不到這個危險。
可是殺出一條血路。看起來很豪邁,實際上也非常危險。魏霸占據了有利地形。僅憑這三千多沒飯吃的殘軍,又沒有大型攻擊器械,怎么可能沖破魏霸的堵截?他連船都沒有,難道游回辰陽?
呂岱進退兩難,想來想去,好象跳水自盡更實際一點,至少可能避免受辱。他已經快七十歲的人了,征戰三十多年,戰功赫赫,不能再受投降之辱。在剎那間,呂岱想到了伏波將軍馬援。
馬革裹尸啊,聽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是那么的難。
就在呂岱在辰水邊準備效仿先賢時,潘濬的前鋒來了。潘濬一路從三山谷撤回,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快到辰陽了,他還有七八天的余糧,人馬損失也不多,至少比呂岱的狼狽要從容得多。可是潘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兒去。這一次遠征無功而返,不僅沒能完成孫權賦予的重托,連女兒都沒救回來,其實和呂岱差不多沮喪。可是當他看到呂岱時,他還是嚇了一跳。
“呂公,怎么會這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