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30章 未攻城,先攻心-《霸蜀》


    第(2/3)頁

    士匡跟著魏霸趕到陣前的時候,正是罵呂凱的人上陣。士匡一聽,不禁眉飛色舞,喜上眉梢,連聲稱贊:“明將軍麾下果然是高人輩出,這種罵辭實在太精妙了,平白如話,卻又入骨三分,正中要害啊。”

    “嘿嘿,前輩過獎了,這都是我的妻兄夏侯玄擬的。”魏霸再一次隆重的向士匡介紹夏侯玄。“我這妻兄雖然身出將門,卻學問精深,人如其名,玄思深遠。前輩,你可以考考他的學問,后生可畏呢

    “是么?”士匡和夏侯玄交談過幾句,對他的學問當然是佩服的,但是對后生總要保持一點前輩的矜持。不過,他對魏霸身為漢將,卻把一個魏國名士帶在身邊的做法很不解。納一個魏國女子做妾,那沒什么,敵國之間結以婚姻,這種事很常見,可是把敵國的名士,特別是敵國的宗室帶在身邊,這就容易讓人有想法了。

    莫非魏國和蜀漢暗中有交易,要先滅吳國?士匡的心頭升起了一朵疑云。

    三國之中,魏國受漢禪,不管這個禪位是不是被迫的,魏國在法理上是正當的,他有繼承漢室權利的合法性。蜀漢那就更不用說了,連國號都是漢,劉備父子也是曾經的宗室――且不管這血源究竟有多少,他至少姓劉。相比之下,吳國最沒資格,孫家既沒有皇室血脈,又沒有受禪的程序,孫權這個吳王還是曹魏封的呢,按理說,他就是曹魏的藩王,和曹魏作戰,就是叛逆。

    正因為如此,荊州的蠻子可以接受蜀漢的統治,卻不肯接受吳國的統治,也正因為如此,吳國腹地的山越、豫章一帶的蠻夷寧愿接受曹魏的號令,也不肯向孫權低頭。他們這么做,當然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不愿意接受孫權的盤剝,但是名義上的高下還是有影響的。

    作為孫家立足江東的最先六郡之一,到現在為止,豫章郡的深山里,鄱陽湖一帶,還有不少人接受曹魏的印綬號令,不肯聽從孫權。陸遜、賀齊、周魴等人都曾經征討豫章、鄱陽的山賊。

    交州在士家的統治下,權衡利害,覺得曹魏太遠,蜀漢太弱,吳國相對威脅更大一些,再加孫權對士燮又夠客氣,所以交州這才接受了孫吳的遙制,想割據一方。可是士燮一死,孫權就露出了兇殘的面目,想徹底接受交州,為止呂岱還耍了士匡。士匡對此豈能不生氣?以前忍著,是沒實力反抗,今天和魏霸走到了一起,他當然對孫吳沒什么好感,當然希望魏霸能將孫權虐得再狠一點。

    對漢魏聯盟整治孫權,士匡當然求之不得。

    看到夏侯玄,士匡想到了很多,以至于前面精彩的罵陣都沒怎么聽進去。

    可是城頭上的呂凱卻做不到這么淡定,他今天快被罵瘋了。

    俗話說得好,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不過那都是普通人之間的做法,對于這些罵陣的蠻子來說,罵人就是要揭短,打人就是要打臉,怎么戳心窩子怎么來。呂凱有什么短?不孝!依漢人的規矩,父母死,不管做多大的官都要回家守喪,長的三年,短的也要一個月,辭官歸鄉是必不可少的。呂凱呢?他老子呂岱剛剛戰死,他都沒回去給他老爹舉喪,這就是不孝。漢人重孝道,小孩子啟蒙讀書就是《孝經》,按照儒家的說法,忠臣出于孝子,不孝的人就是人渣。

    呂凱不孝,所以他是人渣!

    呂凱還有什么短?不義。為什么不義?春秋重復仇之義,為朋友復仇都是義之所在,而為父親報仇更是義不容辭。呂岱死在魏霸的手中,呂凱卻不敢出城向魏霸討戰,只能像個烏龜一樣縮在城里,該做的事沒有做,不敢做,這就是不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