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始作俑者(求月票)-《霸蜀》
第(2/3)頁
張承已經五十歲,多年的軍營生涯,讓他在儒雅之外多了幾分威嚴。孫登見到他,連忙起身。張承看著他那病懨懨的樣子,眉頭輕輕的皺了皺。兩人見禮完畢,張承說道:“殿下,你病體未愈,不能受涼,還是先到榻上躺下吧。”
孫登發燒了幾天,渾身無力,剛才起身見禮已經讓他難受之極,如果不是多年來的禮儀訓練讓他不敢放肆失禮,他真不想起來。張承少年成名,與諸葛瑾、步騭等人相好,后來任濡須督,奮威將軍,雖然身在軍營,卻是士林中的魁首,威望非常人可比。像孫登身邊的謝景就是張承看中提攜起來的。孫登在他面前,不敢有任何失禮之處。
孫登一邊示意給張承上酒,一邊問道:“先生怎么趕到武昌來了?”
張承臉色有些陰郁,遲疑了片刻才說道:“我是奉詔而來,大王以長沙兵力不足,調我駐守益陽。”
孫登吃了一驚:“那濡須怎么辦?”
濡須塢是防備魏軍南下的要塞,歷來是重兵鎮守之地,如果魏軍突破濡須塢,很快就能進入長江,直擊秣陵。
“魏軍放棄了合肥,主力退到了壽春
孫登恍惚明白了一些。曹魏情況也不妙,只能和東吳媾和,再次將防線后撤,孫權也能將鎮守濡須的張承調到長沙前線來了。臨賀一戰,陸遜精銳盡失,現在只剩下三千多部曲,士氣低迷,又在戰略上和孫權有分歧,已經不適合再在荊州了。益陽原本由左將軍諸葛瑾鎮守,周胤等人輔助,現在周胤被貶,諸葛瑾顯然又不是一個善戰的將軍,當然要換人。張承是張昭之子,是江淮系,和步騭、諸葛瑾等人又交好,由他來負責戰事,孫權應該是最放心的。
“那先生要受累了。”
“為國為家,這都是臣應該做的。”張承不假思索的答道:“愿與殿下共勉。”
孫登有些疑惑的看著張承。坐在張承身邊的張休咳嗽了一聲:“殿下,大王為了能讓殿下了解戰事,有意派殿下去益陽督戰。他曾經就此事咨詢過家父,家父雖然有些不同意見,卻也覺得大王的考慮有道理。殿下身荷天下之重,不僅應該學習治國之道,還應該了解一些攻戰之事。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
孫登愕然,他瞪著張休的眼睛,半晌沒有說話。他從張休的話中聽出了潛臺詞。首先,父王對他現在的能力不滿意,要把他送到前線去鍛煉;其次,為了這件事,張昭有反對意見,但是他無法違抗孫權的壓力。張昭是什么人,孫登非常清楚,他和父王之間的矛盾大概不是分歧那么簡單,說不定就是一場劇烈的沖突。而這一些,他一無所知。還要由張承兄弟來轉告自己。
他的太子宮和父王所在的大殿不過百步之遙,可是他和父王之間卻隔著一道深不可見的鴻溝。
……
宛城。
春風吹拂大地,雖然還有些寒意,卻已經不像冬天那樣刺骨。曹睿穿著一身短衫,赤著腳,走下了田,扶起了那架單牛拉動的犁。
漢代常用的犁是兩頭牛拉動的犁,由兩到三個人進行配合,力量很大,效率還算可以。可是現在。三國征戰僵持不下。已經到了考驗雙方后勤補給能力的地步,重農已經是能否維系王朝命運的重中之重,在這種情況下,曹睿花了大量的力量偵探蜀漢的情報。其中農具的改進幾乎和武器的改進一樣用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