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毋丘儉-《霸蜀》
第(3/3)頁
荊州刺史毋丘儉就率軍駐扎在這里,燕王曹宇則在南鄉郡治,順陽向北十多里的南鄉縣。順陽在丹水北岸,而南鄉則在丹水南岸。兩城之間是一道峽谷,現在是冬天,丹水水位下降,兩側的河灘地可以行軍。毋丘儉在順陽和南鄉兩地攔水架起了浮橋,不僅可以阻斷船只,還方便兩城之間互相援救。
很顯然,毋丘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打算給蜀漢軍奪取武關道或者襲擊宛城的一點機會。
毋丘儉這么做,一方面是形勢需要,武關道不容有失,另一方面也是想證明一下自己。毋丘儉的父親毋丘興曾經做過武威太守,因平定河右之亂,討伐張進和叛胡有功,封高陽鄉侯,官至將作大匠,是以戰功起家,而毋丘儉是襲爵而入仕的,所以他雖然是河東聞喜人,卻不被鄉里人看重。
可是毋丘儉的學問并不差,他和夏侯玄、李豐等人交往甚密,曹睿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就是曹睿身邊的近臣。也正因為此,他才沒有被浮華案牽連,反而步步高升,由尚書郎而洛陽典農,又一封勸農奏疏而升任荊州刺史。
在蜀漢強勢崛起,南陽再次成為熱點地區,前任荊州刺史胡質戰死的時候,曹睿把他這樣一個沒有戰場經驗的人一下子提拔到這樣的一個位置,足以說明對他的器重,也足以引起其他人的非議。
荊州戰區原本是司馬懿負責的戰區,武關道更是司馬懿直接掌管的,現在曹睿不僅讓毋丘儉擔任荊州刺史,還讓他負責監護武關道,簡直就是從司馬懿的身上割了一塊肉,豈能不引起人的側目而視。
毋丘儉明白這些,但是他沒有退縮,他要用一場無可非議的勝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天子曹睿的決定是英明的,堵住那些人的嘴。
他不怕蜀漢軍來,他就怕蜀漢軍不來。
結果蜀漢軍來了,而且來的人還不少,步卒、水師近萬人。唯一讓毋丘儉遺憾的是統兵主將是蕩寇將軍魏風,官職雖高,份量卻不夠重,遠不及他的父親鎮北大將軍魏延和他的弟弟鎮南將軍魏風。
“唉,先拿此子試試刀,也是好的。”毋丘儉站在高高的瞭望臺上,看著逶迤而來的蜀漢軍水師戰船,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慢慢的握緊了拳頭,眼神微微眼起,似乎不耐刺目的冬日暖陽。
。
。(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