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霸蜀》
第(3/3)頁
驃騎將軍府終于與丞相府達成了協議,確定了南陽戰事和隴右戰事的軍功賞賜。
成都的蜀漢朝堂上飄浮了幾個月的烏云終于隨著天子嘉獎軍功的詔書下達而散去,云開日見,雪后初霽,讓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
丞相諸葛亮北伐有功,增食邑千戶,合前封共三千戶。賜蜀錦五百匹,金五百,銀千斤。
驃騎將軍李嚴升任大將軍,封新野侯,食邑兩千八百戶。賜蜀錦五百匹,金五百,銀千斤。
鎮東將軍孟達升任衛將軍,領南陽太守,封鄠侯,食邑一千戶。賜蜀錦二百匹,金一百,銀五百斤。
護軍陳到升任護軍將軍,封都鄉侯,食邑八百戶。
……
這其中有兩個人的封賞比較引人注意。一個是鎮南將軍魏霸,他的自劾表被公諸于眾,寫入朝廷發往州郡的邸報之中。天子加以嚴厲申斥后,又表示事急從權,從事實來看,他這么做對南陽戰場的勝利有非常重要的幫助,而且丞相諸葛亮也認可了,所以將功贖罪,在官職上原封不動,也沒有增加食邑,只是象征性的賞賜了一些東西,真正實惠的封賞就是加了一個荊南督,持節督交州和荊州江南諸郡。
另一個就是原虎威中郎將趙統,在出征南陽的諸軍中,他雖然官職不高,卻別領一部作戰,在漢吳之間起到了重要的聯絡作用,最后又生擒了司馬昭這樣的俘虜,所以天子格外開恩,連升三級,升任征東將軍,領武陵太守,鎮守辰陽。
這些決定由李嚴和蔣琬在密室中商定,然后上報給天子,走了一個過場,很快就形成正式文書,發往四方。
除了大封軍功之外,朝議上李嚴又提出了一個建議:基于兩個戰場的巨大消耗,以及剛剛入手的南陽、隴右都需要時間來消化,蜀漢要與民休息,養精蓄銳,以備再戰,所以在原則上,在兩三年之內保持克制,任何人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得擅自發動戰事,以免增加百姓負擔。
大家都清楚,李嚴的這個建議看似為百姓作想,實質是給諸葛亮套上了一個繩索。你要開戰可以,但是要有把握,換句話說,要想益州再支援你錢糧開戰,那是不可能了。
.
.。(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