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打到你服-《霸蜀》
第(2/3)頁
總共八萬金交到諸葛亮的手中,諸葛亮的手頭可就寬松多了。由此看來,諸葛亮寧可在成都節節敗退,也要在關中站穩腳跟,不肯放手,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將戰馬資源捏在手中,就是一個穩定的財源。李嚴占據了成都又如何,益州一年的收入能有幾萬金?最多也就是三四千匹普通戰馬的價值罷了。而且,他有更多的錢,也不一定能買到戰馬,戰爭的利器牢牢的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中,他就不敢對諸葛亮逼迫得太厲害。
“什么時候能運到武昌?”
“諸葛丞相說越快越好,一旦談判破裂,李嚴對吳國宣戰,他就不好再和吳國做生意了。”
孫權點了點頭,冷笑一聲。諸葛亮果然還是把自己的利益擺在第一位,不想和李嚴撕破臉對抗。可是這樣一來,要在短時間內湊出這么多錢,難度可真不小。諸葛亮這么做,大概也有不讓他猶豫的用意。
……
孫權在咨詢眾臣,忙于備戰的時候,蜀漢的使者趕到了武陵,和吳太子孫登開始了接觸。談判一開始,蜀漢三個使者就表現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大鴻臚杜瓊是個飽學鴻儒,對道統看得極重。他一口咬定吳國向魏國稱臣不合道義,現在改向蜀漢稱臣是棄暗投明,既是對漢吳聯盟的加強,也是對吳國既往錯誤的修正。蜀漢能夠接受吳國稱臣,當然也是既往不咎的寬容大度,孫權應該感激涕零才對。
對這些迂腐到極點的論點,孫登等人當然不會當回事,只有死讀書,不問世事的書生才會說出這些絕對正確,卻也絕對沒用的廢話。對這樣的人,你直接當他不存在就是了,要論官面上的辯駁,孫登身邊的張溫和張承都可以對付,他們從圣人經義開始說起,一說可就收不住頭了,大有把談判變成經學研討的趨勢。
可是,兩個副使的態度卻沒這么好對付。
費祎從頭到尾沒怎么說話,很顯然對這個談判沒什么興趣,只不過礙于禮儀,不得不出席。然而,他的沉默并不是沒有表示,相反,他不說話就是一種很讓人擔心的態度。因為他剛剛去過一趟交州,求見魏霸,如果魏霸給了他什么承諾,他此刻不會一言不發。既然他不說話,就等于說諸葛亮要分化魏霸的承諾已經落空了,費祎根本沒有得到魏霸的任何支持。
這從另外一個方面也證明了李豐為什么會囂張。囂張是要有實力的,而他最大的倚仗不可能是孟達,只可能是魏霸。因為他也剛剛從交州回來。
李豐在談判中非常高調,他多次表示,王道并非不征,商湯是通過武力推翻了夏桀,商湯也是通過武力推翻了商紂,既然天下之主都可以用武力推翻,武力征討一個逆臣也就沒什么好懷疑的。吳國如果能改過自新,重歸大漢旗下,那當然皆大歡喜,如果執迷不悟,非要保持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吳王稱號,那天下人都會唾棄之,大將軍當然也會順從人心,舉兵討伐,以正視聽。
李豐說了一大堆,其實意思卻很簡單:你不服,就打到你服。
比起杜瓊的引經據典,李豐的說辭幾乎是漏洞百出,可是這并不影響他的威懾力。面對李豐的威脅,孫登等人一面據理力爭,一面飛報孫權,讓他做好戰爭的準備。很顯然,李嚴不達到目的是不會罷休的,大戰在所難免。
一天激烈的談判過后,孫登把張溫等人引入內室,對白天的談判進行了總結之后,各自散去。周魴剛剛出門,又被孫登叫了回來。周魴還以為有什么問題沒有說清楚,正想開口詢問,孫登嘆了一口氣:“周胤不見了。”
周魴一愣,隨即覺得頭皮發麻。周胤不見了是什么意思,是他逃跑了,還是被人殺了?孫權把周胤貶在廬陵,就是因為他是廬陵太守,一方面可以監視周胤,另一方面可以保護周胤,周胤有什么意外,他可是第一責任人。如果周胤逃了,那還好一點,他最多是個失責,如果周胤死了,孫權是不會承擔這個責任的,他周魴卻逃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