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敲山震虎-《霸蜀》
第(3/3)頁
于是,大將軍府開始熱鬧起來,門庭若市,迎來送往。相比之下,丞相府就日見冷清,不少人開始有意無意的與丞相府保持距離,以免讓大將軍產生誤會。
李嚴忙碌而快樂著。
很快,他就迎來了另一個驚喜。
魏霸上書,請求朝廷派使者遠赴遼東,說服遼東的公孫淵稱臣入朝,在曹魏的后方開辟新的戰場,進一步擠壓曹魏的生存空間。為了能讓公孫淵順從王命,魏霸制定了恩威并施的戰略。一方面請朝廷加封公孫淵為燕王,以誘其入朝,另一方面請求朝廷下詔,由吳國水師和交州水師聯合組建水師,做好出征遼東的準備,以便在公孫淵不肯順應天命的時候予以征伐,強取遼東。
魏霸的上書一公布,立刻在朝廷上激起千層浪。有反對的,有贊成的。
反對的說魏霸是窮兵黷武,中原還沒有平定,又要遠征遼東,不惜民生,不知大局,是魏霸年輕盲目,剛剛立了一點功就忘乎所以。至于封公孫淵為燕王之說,更是無稽之談。大漢從高皇帝開始就有異姓不得封王之說,曹操異姓封王,最后導致曹丕篡漢,至今天下不安,殷鑒不遠,怎么還能再封公孫淵為王呢。
支持的則反唇相譏,盛贊魏霸高瞻遠矚,不愧是我大漢最有才華的名將。遼東遠在東北,可是產馬,在收復涼州之后,幽州就成了曹魏重要的產馬地之一,如果能控制遼東,進而控制幽州,則曹魏腹背受敵,亡日無多。
至于異姓不得封王的說法更是迂腐之言。此一時,彼一時,不可一概而論。照你這么說,那吳王怎么辦?難道也要把他降為吳侯?如果封公孫淵為王就可以將遼東劃入大漢疆域,何樂而不為?推而論之,如果曹睿愿意去帝號,向大漢稱臣,就算給他保留魏王的稱號又何妨?
朝廷上吵得熱火朝天,李嚴心中暗喜。魏霸這個建議來得正是時候,以封公孫淵為燕王為由頭,試探一下群臣對異姓封王的態度,是他正想做的事情,大概也是魏霸的本意。如果輿論不反對異姓封王,那他和魏霸就有可能封王。如果說輿論強烈反對封王,那接下來就可以討論削藩,讓吳王孫權降為吳侯,交出江東大片土地了。
李嚴隱在幕后,不動聲色的關注、引導著這場爭論,同時他也不肯讓諸葛亮安生,派人將這些立場截然相反的意見寫成邸報,快馬送往長安,請丞相定奪。這是個非常棘手的難題,他相信這個難題可以讓諸葛亮早死幾天。
諸葛不死,我心不安。
(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