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任人宰割-《霸蜀》
第(2/3)頁
孫登進退兩難,諸葛恪卻笑了一聲,神態自如的躬身行禮:“太子,難得有機會和鎮南將軍共話,上去坐吧。”
孫登窘迫的點了點頭,走到堂上。不過最尊貴的客席現在輪不到他了,魏霸占了,他只能坐在下首。
趙統搓著手,不知道從何打破眼前的尷尬。諸葛恪搶先說道:“聽說將軍這次回來,帶了一個遠征遼東的計劃,不知可否透露一二?”
魏霸斜睨著諸葛恪:“你的消息倒是靈通啊。”
諸葛恪泰然自若:“漢強吳弱,如果再不警惕一點,還怎么生存。”
“這話說得也有道理。”魏霸的目光中多了幾分贊許:“諸葛一氏,多有才俊,著實讓人羨慕。原本散落四方,各侍其主,已經難于匹敵,如今共聚我大漢,真是讓人擔憂啊。”
諸葛恪面色一滯,隨即又笑道:“將軍雄才,諸葛氏就算全力以赴,也不是將軍的對手。恪父輩之中,以叔父之才最高,他不也是在將軍面前節節敗退?至于我那公休叔父,現在更是將軍麾下的一員戰將,唯將軍之命是從,將軍又何憂之有。”
“說的也是。諸葛公休棄魏投漢,你們父子兄弟又隨吳入漢,以后都是為大漢效力,可見人心思漢,漢室可興啊。”
孫登松了一口氣,感激的看了諸葛恪一眼。他和魏霸的幾句試探看起來不過是客氣話,可其中卻暗含著陷阱和殺機,一句話說得不妥,就有可能被對方抓住把柄。換一個人,還真未必有這膽氣,能和魏霸正面交鋒而不落下風。
難怪父王要將他從戰場上抽調出來,趕到成都來幫自己。
“的確有一個遠征遼東的計劃。”魏霸回歸正題:“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個計劃也是為吳國著想。”
聽說和吳國國運有關,孫登立刻提起了精神,拱手道:“愿聞其詳。”
“太子想必也知道,目前朝堂上有一種意見,說異姓稱王于大漢舊制不符,要對吳王進行削藩降爵。說實在的,我覺得此議不妥。沒錯,大漢是有舊制,異姓不得稱王。可是吳王剛剛棄暗投明,尚無過錯,貿然削藩,恐怕是親者痛,仇者快,非智者所當為。”
孫登連連點頭,諸葛恪卻不動聲色。
“我提出遠征遼東,也是想給吳王一個證明自己忠心的機會。遼東萬里,不管是從交州出發,還是從荊州出發,都很不方便。如果吳王出師協助,我大軍以吳郡、廣陵為基地,行程可縮短近一半,大軍的輜重補給難度可以大大緩解。吳王做出如此貢獻,如果還有人再懷疑吳王的忠誠,那可是天理難容了。太子,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孫登半晌沒說出話來。他也許不夠狠辣,但是他并不笨。他聽出了魏霸這幾句話中的險惡用心。要遠征遼東,就要以吳郡、廣陵為基地,大軍的輜重、補給很可能也要從吳郡、廣陵等地征集,至少那里的百姓負擔也重得多。這是變相的汲取吳國的財力物力,把吳國變得更加虛弱。如果吳王不同意這個決定,那更麻煩,這就坐實了吳王不甘雌伏,有叛逆之心,給那些削藩的意見予以事實支持。
能不能攻克遼東且兩說,吳國肯定是跑不掉的。
而這么做的背后,其實還有更深的意義。魏霸是不贊成削藩的,但是那不是為吳國著想,而是為自己著想。他支持吳國繼續存在,是反駁異姓不得稱王的舊制,為自己稱王做鋪墊。
換句話說,吳國不過是個芻狗,是魏霸為實現自己的野心而扔出的犧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