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霸蜀》
第(1/3)頁
稍作休息,讓群臣見識了一下交州的果物,也讓他們有時間消化一下剛剛講述的天下,魏霸又一次站在了大家面前。.
“諸君,不謀萬世者,不能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能謀一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追憶往昔,我們就可以發現,能開疆拓土,將我華夏文明推向更遠之處時,都是國力強盛,君明臣賢之時。衛霍驅逐匈奴時,有七十年之積儲,陳湯、甘延壽西域揚威之際,有昭宣中興在前,即使是班定遠三十六騎定西域,也是光武孝明二帝為政。根本不固,焉有枝葉之繁茂,內政不政,焉能制勝于萬里之外?欲揚我大漢聲威,傳播文德于四野,必先定中原,恢復大漢一統,方能涉及其余。”
眾人屏息凝神,靜聽魏霸講解他們更容易理解的天下。魏霸又拿出了一張大漢疆域圖,開始講解規模小一點,更切合實際一點的天下戰略。
這其實就是精簡版的遼東遠征計劃,只不過有孫登等人在場,他把與削弱吳國的內容省掉了,著重以魏國為敵,講述如何收復中原的戰略。
諸葛亮看他拿出地圖就明白了,他不希望魏霸在這樣的場合講這件事,到目前為止,他自己還不贊成這個計劃,倒不是因為這個計劃在戰略上不可行,而是這個戰略背后,有著更深遠的政治意圖。
對關中實力的侵蝕且放一邊,魏霸遠征遼東,就脫離了朝廷的控制,不管是不是封他為王,其實他已經割據了。公孫淵偏安遼東,都能以王者自居,毗鄰的曹魏都拿他沒辦法,魏霸如果占據了遼東,和成都相隔萬里,成都的號令還能指揮得動他?到時候他挾敵自重,又將如何?
諸葛亮允許在小范圍內討論這件事,但是他不能容忍在如此情況下討論,那些官員不理解這背后的深意,一旦被魏霸鼓動,贊成這個計劃,那就沒法挽回了。
“子玉!”諸葛亮打斷了魏霸的話:“軍國大計,豈可如此兒戲?若是傳到洛陽或者遼東,且不是先機盡失?”
魏霸從容的一笑。他知道諸葛亮在想什么,可是這里是他的地盤,事情到了這一步,怎么可能還跟著諸葛亮的節奏走。他淡淡的說道:“丞相,我這個計劃本不是投機取巧的奇襲計劃,而是正大光明的天下大勢,就算他們知道了,又能奈何?且曹睿小有聰明,司馬懿等人也知天下大勢,就是我不說,他們也會知道的。與其如此,不如公布于天下,讓他們知道我君臣統一天下之心堅不可磨,亦是好事。”
“可是,軍事當密。”
“不然。”魏霸禮貌而堅決的搖頭否決。“軍機當密,軍略當明。在座的都是國家大臣,若不知大勢所在,又怎么能與陛下同心?若人人自有其見,紛紛攘攘,又豈有眾志成城?唯有明其大略,方能萬眾一心,君臣共力,以竟先帝未竟的偉業,還天下以太平。”
他不等諸葛亮分辯,轉向李嚴道:“大將軍,當年先帝曾委內外軍事于大將軍,大將軍以為我所言當否?”
李嚴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鎮南將軍所言甚是,吳王稱臣,大江以南盡為漢地,如今曹魏偏居一隅,已經是強弩之末。我軍之所以不能一鼓而下,就是因為眾說紛紜,意見不一,各地駐軍之間配合不當。這一點,我是有責任的,我要向陛下請罪。丞相攻洛陽時,我若能及時派遣南陽的孟達馳援,也許早就拿下洛陽了。都怪我,不識丞相用意,延誤軍機,慚愧慚愧。”
他嘴上說著慚愧,臉上卻看不出一點慚愧之意,昂首挺胸的接著說道:“鎮南將軍的這個戰略,我認為極為妥當,先以詔書諭公孫淵,勸其向善,若他還能心存漢室,愿意為朝廷出力,誠為大善。若其執迷不悟,則當以大兵驅之。以鎮南將軍用兵之能,戰艦之利,遼東豈是敵手?遼東下,則平愿率關中一部東出潼關,與鎮南將軍相向夾擊,則曹魏又何足道哉?陛下,丞相,平愿以身家姓命,擔保鎮南將軍成功,愿陛下圣裁,愿丞相襄助。”
諸葛亮暗自嘆息,李嚴今天是橫下一條心,要和魏霸并力,逼著他答應這個計劃了。有吳國太子在列,他若和李嚴、魏霸爭執起來,不僅無濟于事,反而讓孫權笑話。再者,他不同意,魏霸就不公布計劃了,以他目前的形勢,魏霸能把他的禁令放在眼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