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離別歌-《霸蜀》
第(2/3)頁
袁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河北的時候,手下不是沒有人才,而是人才太多,以至于拉幫結派,最后反而無所適從。
世家也是人,而且是很聰明,很實際的人,要想獲得他們的效忠,發揮他們的作用,領導者的能力至關重要。作為一個領導者,明斷事非,從各種意見中選出一個最合理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素質。
魏霸前世沒有做過領導,但是他對諸葛亮的事跡很清楚,這一世又和諸葛亮亦敵亦友,不可避免的要研究諸葛亮的手段。在與諸葛亮的較量中,他的收獲可不是讀讀諸葛亮的傳記或者文集就能比擬的。
政治上,有很多東西根本不會形諸文字,而是需要用心去領會。換句話說,這非常講究悟性。
魏霸長年累月的堅持靜坐反省,對他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張祗和顧承都有過與武人政權作對的經驗,從心底里,他們不喜歡武人,對張郃,他們的評價并不高。當然這個評價是指個人品德的評價,而不是對他用兵能力的評價。他們認為張郃不會把希望寄托在司馬懿身上,不會用自己為餌,為司馬懿創造機會。這一點,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作為曹魏碩果僅存的宿將,張郃對司馬懿的升遷不可能一點想法也沒有,讓他心甘情愿的給司馬懿做鋪路石,這不太合常理。
“張郃不會主動這么做,他肯定是想憑一已之力取勝。”虞汜提醒道:“可是,就目前雙方的兵力而言,他取勝的機會并不大,換句話說,不管他愿意不愿意,這個機會可能都要留給司馬懿。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把目光僅僅放在彭城,還要把睢陽的司馬懿納入考慮范圍。”
眾人爭執不下,自然把目光轉向了魏霸。
魏霸已經沉思了很久。感受到眾人的目光,他知道考驗他的時候到了。
他直起了腰,氣定神閑的開了口。
“戰場爭兵,互相用計,這是很正常的情況。不過,最后能不能成功,還要看對方中不中計。如果對方謹慎,再好的計也是白費。”魏霸目光一掃:“其實,你們剛才說的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張郃打算怎么戰勝我們,這就要先看他能調動哪些力量,可能做出哪些安排。第二個問題是,司馬懿在想什么,他留在睢陽不動,難道僅僅是為了防備我軍切斷他的后路嗎?孟達等人如果要出兵,動靜不會小,他完全有時間回防。”
“那將軍的意思是說,司馬懿在等機會?”
“我想應該是,他不僅是在等我們露出破綻,他可能也在等張郃露出破綻。”魏霸笑笑:“就目前而言,曹魏軍中能和司馬懿抗衡的,大概也只有張郃了。他們兩人出兵兗州,一個在彭城,一個在睢陽,幾乎沒什么合作,已經表明他們之間談不上什么默契,要說配合,也只是想把對方也當作棋子而已。”
虞汜等人心有同感。不論是戰場上還是朝堂上,敵人從來就不僅僅是指敵國的人,更多的時候反而是指同一陣營的人。
“張郃是武人,我們幾個武人去揣摩他的戰術。”魏霸笑笑:“世洪,司馬懿是世家,你們幾個也是世家子弟,思路上有共通之處,揣摩司馬懿的心思,就交給你們。他們明爭暗斗,我們取長補短,焉有不勝之理?”
虞汜笑了,躬身領命。
……
魯縣,田豫看完了張郃的親筆信,沉吟良久,眼神閃爍。
田復緊張的看著田豫,連大氣都不敢出。他不是怕父親,而是怕父親拒絕張郃的安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