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同病相憐-《霸蜀》
第(3/3)頁
司馬懿撫著胡須,沉吟不語,眼睛卻盯著鐘毓不放,目光凌厲逼人,讓人不寒而栗。可是鐘毓卻沒有退縮,侃侃而談:“就目前而論,大將軍與魏霸兵力相近,大將軍的長處在騎,魏霸的長處在水,不相上下。可是,要論軍械之精良,錢糧之充足,恐怕大將軍就相形見絀了,一旦對峙,大將軍很難支撐得長久,錢糧不足,敗退自是意料之中的事。”
司馬懿笑了一聲,忽然嘆了一口氣:“那豈不是我大魏國祚已盡?”
“不然。”鐘毓應聲答道:“自古國不患外不寧,而患內不安。魏霸雖然實力強悍,可是他卻有著非常不利的短處。他嚴重缺少戰馬,縱有戰艦千群,錢糧如山,可是上了岸,他依然戰力不足。譬如一刀,形美質良,奈何刀鋒不利,又與頑鐵何異?”
司馬懿點了點頭,深表同意。
“所以,魏霸不能速勝。重劍無鋒,他只能以其厚實的實力,慢慢消耗大將軍的意志。假以時日,大將軍必然要敗的,所以說一分勝算也無。”鐘毓接著說道:“可是,這場大戰不是大將軍與魏霸之間的對決,而是我大魏與蜀漢之間的對決。”
“那又如何?”
“東線,魏霸有優勢,卻無法速勝。而西線,我軍則占有較大的優勢。”鐘毓頓了頓,斟酌了一下用詞,以免激怒司馬懿:“關中有李平,本無須劉禪御駕親征,諸葛亮力主如此做法,正是欲奪李平之權的征兆。大戰未起,先啟奪權之釁,又豈能不敗?若能先破關中,則魏霸這柄重劍將始終無鋒。”
司馬懿眼珠轉動,沉吟不語。鐘毓的意思很明白,要想打贏,指望東線是不可能的,只有先在西線打開局面,再以并州的騎兵轉戰東線,才有可能獲得最后的勝利。如此一來,他司馬懿的大軍就只能起到牽制魏霸,阻擋魏霸西進的作用,力挽狂瀾,立不世之功的機會全給了夏侯霸。
鐘毓點出蜀漢內部不合的問題,實際上還是在提醒他司馬懿,不要因為個人私利而壞了國家大事。以司馬懿的智商,他又豈能聽不出來。
鐘家是潁川世家,鐘毓是曹魏重臣的后人,他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世家的態度。司馬懿再不甘,也不能不予以重視。至少在表面上,他不能不重視。
“鐘相國雖逝,卻后繼有人,可喜可賀。”司馬昭撫掌而笑,打破了沉默:“稚叔覺得,夏侯霸能夠成功嗎?”
鐘毓沉默以對。他不知道夏侯霸能不能完成這個重任。如果張郃還在,他會更有信心一點。至于夏侯霸,他不知道他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張郃的車騎將軍是憑真本事打出來的,夏侯霸的車騎將軍則更多的因為他的宗室身份。夏侯霸的迅速升遷,與其說是因為他的戰功,不如說是天子為了制衡世家而采取的平衡手段。
在這一點上,不管鐘毓承認與否,他也是世家,也是天子防范的對向。他和司馬懿是有共通之處的。國不患外不寧而患內不安,蜀漢如此,曹魏又何嘗不是如此。
(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