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算無遺策-《霸蜀》
第(3/3)頁
“相父,有何補救之法?”劉禪抬起袖子,掩著嘴,偷偷的張了張嘴:“要不,讓北軍潼關,駐蒲坂,為大將軍后繼?”
諸葛亮愣了一下,隨即拱手道:“陛下所言有可采之處,足見這些日于兵事有所進益,可喜可賀。”
劉禪一驚,隨即尷尬的笑了兩聲:“相父,朕是……隨口一說,隨口一說?!?
諸葛亮道:“即使不是深思熟慮,也是好的。用兵自然應該多算,但有時候也在于靈機一動的直覺。直覺,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平時積累思考所致,方有神來之筆。”
劉禪眨著眼睛,不知道諸葛亮是真的覺得此計可行,還是為了教導他而故意這么說,只能裝傻,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等諸葛亮自己往下說。
“不過,北軍剛剛組建,尚未形成戰斗,倉促之間送上戰場,難免有失。圣人所謂,不教而戰謂之誅,非明主所當為?!?
劉禪暗自撇了撇嘴,心道就知道你會來這么一句。他習慣性的又說道:“還請相父指點?!?
“臣覺得,可以調姜維所部東進,進駐蒲坂,為大將軍后拒?!?
劉禪無可無不可,把目光轉向驃騎將軍吳懿、北軍中侯馬承。馬承雖然只是北軍中侯,可是他現在掌握著北軍,在大將軍李嚴出征之后,他是僅次于驃騎將軍吳懿的人物。每次重要的軍事會議,他都會列席,雖然他很少說話。
吳懿和馬承都是諸葛亮提拔起來的,哪有反對諸葛亮的道理,當下齊聲附和。
劉禪擺擺手:“那就如相父所言,調姜維入駐蒲坂。”他頓了頓,又道:“是不是該知會大將軍一聲?”
“那是自然?!敝T葛亮從容的說道。李嚴出了潼關,才把改變作戰目標的事上報天子,顯然是捏準了他不敢讓他全軍覆沒,肯定會安排人替他守后路。諸葛亮也早就有這樣的計劃,現在如愿以償的把姜維調到了關中,看似因為李嚴改變作戰計劃所迫,實際上一切都按照他自己的計劃在進行。
自從和魏霸達成協議之后,最大的障礙清除,諸葛亮覺得諸事開始順了起來,甚至有些順利得超乎想象。魏霸輕取遼東就是其中之一,陸遜識相的請求病休也是其一。只是這樣一來,他也必須加快步伐,盡快將長安控制在手中。
得到了天子的允許,諸葛亮很輕松的說服了留守大將軍府的李豐,然后以大將軍府的名義發出命令,要求姜維以最快的速率進入關中,補防蒲坂。姜維早就準備妥當,一接到命令,立刻親率三千親衛騎晝夜兼程,先行趕到長安。到長安之后,他立刻去拜見諸葛亮。
“丞相,一切妥當了?”
諸葛亮點點頭:“伯約,掌握好分寸。李平麾下的將士都是我大漢的將士,可不能損失太大。特別是騎兵,如果那些馬鎧落入魏軍手中,非大漢之福?!?
“丞相真是算無遺策?!苯S躬身道:“請丞相放心,維枕戈待旦,夙夜以興。只要大將軍不故意資敵,維一定能及時趕到。”
(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