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交鋒亦不止-《魏武侯》
第(2/3)頁
若是此番他不能盡快將上洛周邊敵軍驅離,短時間內他就別想進入上洛,問罪天子也就成了一個笑話。
這對他的威望來講無疑會有打擊,這是魏無忌萬萬不能忍受的。
以往的時候,即便戰事再是焦灼,魏無忌心境都不會有太大波動,但在如今這種關乎天下大勢的戰爭中,他卻再難保持平常心了。
可雖然急躁,魏無忌卻沒有發瘋,他還是告誡全軍各個將領,讓他們以穩為主,采用:步步蠶食的法子將諸侯聯軍驅離。
這是最穩妥的方法,只不過其見效時間太慢,有時候甚至很難有效果。
當時間來到五月十三,前方戰事還是沒有什么大的進展,魏無忌就真的怒了。
他自忖魏軍有絕強之力,但卻因害怕輸不起,而變成了現在這種步步為艱的局面,這讓魏無忌如何能受得了。
剛好駐扎于齊國的兩萬武卒已經到位,于是魏無忌立即就傳令大軍,從正面對最強的楚軍發動攻擊。
魏無忌已經做出決定,那就是拼消耗,他也要將楚國這根眼中釘拔出。
中路軍近二十萬大軍行動起來,楚國軍隊的壓力頓時大漲。
面對魏軍這種不要命的打法,熊俊在堅持抵抗了七八天后,便不得不下令大軍暫時后撤。
不是楚國人不勇敢,而是魏軍太強大了,這些連年來經歷戰火洗禮的強軍可比位于南方少有戰事的楚軍強出不少。
當然,為了取得這樣的戰果,魏國方面的損失同樣不小,魏無忌是拿人命換了一個楚軍的后撤。
而作為主力的楚軍一旦后撤,諸侯聯軍原本嚴密無比的防線,也就自然露出了口子。
于是乎,作為側翼的吳國和秦國軍隊,也只能跟著楚軍的腳步一同后撤,如此才能再度保持防線的完整。
這些人人的整體后退,可就將上洛暴露在魏軍兵鋒之下,魏無忌明面上的目的似乎有機會達到了。
就在魏無忌糾結于用近萬士卒性命,換取諸侯聯軍后退是否合理時,吳國國君孫岳陽則收到了魏無忌的信件。
軍帳之內,當孫岳陽將魏無忌的信看完后,輕輕將信放在了桌案上。
“魏無忌想讓我作壁上觀,還許我擊敗楚軍之后,將楚國大片土地還與我吳國……”
若是吳國反水,魏國擊敗楚國便不是難事,可對魏國人許下的承諾,在座將領都不相信。
所以,當即便有將軍站出來道:“君上,魏人之言萬不可信,若是楚軍大敗,那天下可就朕成魏國的了!”
孫岳陽不發一言,然后看著其他將吏道:“你們怎么看?”
這還能怎么看,在場眾位將軍皆是拜道:“君上,魏人之諾不可信!”
孫岳陽抬手讓眾人起來,然后才道:“寡人當然清楚,魏無忌其人陰險狡詐,若是真應了他的許諾,恐怕我吳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