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秘書長》
第(1/3)頁
省委考察組的到來,標志著南州市換屆工作拉開了序幕。考察組這次來主要有兩個任務,一是考察現任市委市**領導班子;二是推薦下一任市委委員和常委人選。帶隊的是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喬小陽。
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就在考察組駐地南州賓館召開。
任懷航主持了會議,他的標準而動聽的普通話在會議廳里旋轉,每一個參加會議的人都豎著耳朵,生怕聽漏了一個字。從表面上看,還有很多會議比這樣的考察會議重要;但是,事實上,沒有什么會議比它更讓這些領導干部們認真。首先能參加這會議的,就是一種身份,至少都是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其余的干部是沒有參加會議的權利的。另外,這會議決定人事,而且是領導干部的人事,這就事關重大。人的事,是頭等大事。
會議首先由現任的市委市**領導成員述職。聽著聽著,底下的議論就多了。述職顧名思義,是自己對自己工作、思想、生活的評價,同在南州,誰好誰壞,清清楚楚。因此,有些述職聽起來就有些滑稽。一些人就開始議論,這都是些領導干部,當然不會直接議論述職的內容,而是議論誰的述職報告寫得好,誰又口頭表達得好。其實他們都知道,這些報告都是出自領導干部的秘書之手。他們只是上臺讀一下罷了。有些人甚至根據述職者的語氣神態,思考下一步這個人可能將如何安排,是升還是不動。程一路是常委中最后一個述職的。他的報告是陳陽寫的,自己又作了部分修改。他讀時盡量把語氣放得緩些,不時地抬頭與底下進行交流,雖然他的眼神也是空茫的,但他相信:這不時的交流,會讓聽眾有一種親切和認真的感受。
述職結束,喬小陽接著主持民主推薦。每個人手上發到三張表,一張是對現任班子的評價表,一張是對現任市領導的評價表,最后一張就是關鍵的民主推薦表。領到表后,有些人很快開始填寫,有些人則在觀望,還有人則不時地探頭看看別人的填表。程一路很快填完了表,對折后放在面前的桌子上。他的心情其實也不輕松,在許多人眼里,像他這樣的市委秘書長,一定對未來南州的人事安排一清二楚,其實他比外面的人知道得更少。作為領導干部,他聽不到民間組織部的消息,也不能去打聽,更不能直接去問。所以有時別人問到時,不是他不想回答,而是實在無話可答。但是怪就怪在他越不回答,人家就越以為他清楚,只是出于領導干部的保密原則,不愿意隨便回答。
表都交上來后,任懷航發表了簡短的講話。
任懷航表情嚴肅,說換屆工作才剛剛開始,卻已經出現了一些不正常的現象。有些人伸手要官,有些人四處跑官,還有些人串連活動。這些都是極不正常的現象,市委態度明確:堅決反對,決不手軟。對于要官跑官活動的人,一旦發現,不再任用。今年南州幾套班子同時換屆,但是按照中央要求,干部提拔的空間很小。真正有能力為人民辦事的干部會得到重用,而只會上下鉆營、搞不正之風的干部我們堅決不用。
程一路聽著任懷航的講話,心里卻在想著其他的事。這次人事考察是全省一起動,看來是個大的動作。人事考察后,一些要交流和調動的干部,會逐漸地浮出來。上次齊鳴說徐碩峰要走,如果是真的,可能最近就會明朗。
省里說是來考察領導班子,其實就是考察兩個一把手,至于其他人員的推薦,兩個一把手的意見至關重要。尤其是任懷航的意見。前不久,程一路曾聽徐真書記說任懷航也要調走,可能到省里。那么南州將來是誰主政呢?王士達嗎?他覺得不大可能。如果有可能,他在張敏釗到省里去時就有機會。何況他已擔任了兩屆市長,按理不能連任了。如果不是王士達,程一路感到很有可能就要從外地調人來。那么,下一任領導班子的人選,還得依靠任懷航,還得以他的意見為基礎。
程一路看看臺上,任懷航和喬小陽兩個人,像兩個平行的釘子釘在那里。任懷航的講話已近尾聲。他本來也想回頭看看坐在后面的人,但是他沒有。這個時候就是你回頭看一眼都很敏感。
會議結束前,程一路就到了后臺,問組織部長徐成一切是不是都安排好了?徐成說都安排好了。徐成比程一路年長一點,是從外地交流來的。因為來的時間不長,對南州的情況也還不是十分熟悉,所以很少說話,姿態也比較低。兩個人聽著任懷航宣布會議結束,趕快等著任懷航陪喬小陽出來。王士達市長也過來了,見著喬小陽,謹慎地喊了一聲喬部長。喬小陽卻很熱情,上前來說:“士達市長是老朋友了,越過越年輕哪!”
“老哪,還年輕?部長是在說我了。”王士達臉上的笑有些不太自在。
“我是說真的,懷航,你看,這年頭就不興說真話了,哈哈。”喬小陽說著望了望任懷航。
“是啊,是啊,”任懷航含糊著。大家前前后后,看似散亂卻極有秩序地往外走,程一路走在最后。就在他慢慢往外走的時候,一個女孩子過來喊道:“秘書長。”
程一路抬頭看看,很快就認出這是簡韻,就說:“來拍新聞?不是說不要上新聞的嗎?”
“是啊,我不是來拍新聞的,我是來看人的。”簡韻有些調皮地笑笑。
“看人?誰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