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五章 一雪百年恥-《宋王》
第(3/3)頁
涉及燕云問題,矛盾始終無法調和,不可能存在罷兵停戰的情況,必須是不死不休,有個結果。
既然動兵了,規模還如此之大,那就一戰解決問題。否則光是調兵遣將,運送糧草這些都是極大的耗費,更重要的是信心。
自己的信心,將士的信心,百姓的信心,百年前太宗高粱河的悲劇不能再重演,前車之鑒,必須吸取教訓。
對趙昭而言,此戰更關乎到內政。自己剛剛登基,之前雖然頗得民心,威望不錯,但那時候是秦王,現在是皇帝。此戰勝敗直接關系到皇帝的威信,關乎到后面中興大宋的開局,故而只能勝,不許敗。
壓力不小啊!
騎著小白龍,走在前往大名府的路上,趙昭長嘆一聲。
想起那日離開之時,垂暮之年的楊文廣嚎啕大哭的情景,趙昭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當時答應過他,一定會收復燕云,為楊業雪恥。楊家將乃大宋功臣世家,雖然比不上演義傳說中那么厲害,卻也是一門忠烈。
楊文廣的執著,何嘗不是大宋的執著,劍指燕云,這是對一個老將軍的承諾,實際上更是對大宋百年期盼的承諾。
看著座下的小白龍,趙昭心中升起一種很奇怪的感覺。這匹馬是耶律浚送給自己的,當年他可能料到會有今日的局面?而今騎著這匹馬與他戰場對決,又會是怎樣一番較量?
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個很特別的場面,宋遼兩國的君主都很年輕,都登基不久。都打贏了一場戰爭,都平定了一場叛亂,也都胸懷大志,欲做雄才偉略的君主。
但他們之間注定只能有一個人能成功,便取決于這場對決的結果!
趙昭已經做好準備,欲一雪百年恥。
耶律浚,你準備好了嗎?
ps:
推薦票對老書沒啥意義,還是投給新書《宰輔》吧,很需要啊,謝謝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