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六章 瓦橋關-《宋王》
第(1/3)頁
耶律浚如今駐蹕幽州,也就是遼國人所謂的南/京,親自督戰!
此番他調動了二十萬大軍,快速南下,就是想要趁著宋朝內亂的時候,快速進攻,一舉突破河北路的防線。然后好好的對付趙昭,蠶食宋朝。
那個可惡的宋朝人,六年前在遼東,他竟然干出了那樣卑鄙的事情。
這些天,只要一閉上眼,耶律浚腦海中就會泛起這個可怕的念頭,讓他深受折磨。
他沒有責怪母親蕭觀音,他不能不孝。但卻不能無法面對,故而只好離開上京,索性不見面。
所有的怨氣與仇恨都被他撒到了宋朝人身上,指向趙昭。
大軍對宋朝邊界發起進攻已經半個多月了,原以為突如其來,以遼國鐵騎的精銳和兇悍,一定能夠突破的。
可惜,實戰讓他吃癟了。
耶律浚終于明白,宋朝人為什么能夠以步卒抵抗遼國騎兵百年之久了。最重要的是他低估了人心,低估了宋朝官員抵抗的決心。
尤其是宋朝河北路宣撫使吳充,耶律浚本意是打他一個措手不及的。可惜失敗了,盡管宋朝所有的注意力,焦點在國內,但是宋遼邊界線從來沒有松懈過。
趙昭與趙顥之間打的熱火朝天,他這樣一直舉足輕重的力量能然不動聲色,始終堅守邊界。沒有因為內部的干擾和誘惑,放棄自己本來的責任,表現很出色。親自率領河北軍,一次次地抵抗了遼國大軍的沖鋒。
半個月來。已經是第五次沖擊了。依舊過不了拒馬河。
耶律浚這次出兵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宋朝勾結耶律乙辛,意圖顛覆遼國社稷。其次就是向宋朝逃過關南三地,雄州和莫州和瀛州。
這個理由,當年蕭綽與耶律隆緒用了一次,數十年后耶律浚又舊事重提了,只是理由略微牽強。
為了顯得他理由恰當充分,因此契丹大軍主攻的一個方向就是瓦橋關。可是很遺憾,他始終無法突破。
這讓自負的耶律浚有些受傷。更讓契丹士兵受挫。
此番耶律浚突然出兵南下,遼國國內實際上反對者居多,士兵們作戰的熱情不高。這種情況下,需要熱血和勝利來刺激他們。
很可惜,事與愿違,五次沖擊失敗之后,本就不高的士氣更加低沉了。
耶律浚開始有些著急了,尤其是聽說趙昭已經解決掉趙顥一家,登上了大宋皇位。如此情況下,宋朝就可以騰出手來。一心一意以舉國實力來對付遼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