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初至臨清-《長姐》
第(2/3)頁
在臨清碼頭一下了船,迎面便是一陣吆喝聲,隨后便有一幫子挑夫沖到眾人跟前,來招攬生意。
對于這種情形,李月姐直覺得熟悉萬分,當初在柳洼時,麥場的西埠碼頭也是這般,而攬客的挑夫還大多都是鄭家門下。因此瞧著這一切,竟覺得可親的很。
鐵水雖然歲數小,但鄭家原來就做過挑夫的行當,對于這些瑣碎的事情處理起來駕車就熟,先去叫了兩輛馬車,然后又叫了兩個挑夫,把東西搬上馬車,一行人就直奔原臨清縣衙,如今的知州衙門。
四喜便先頭去衙州衙報信。
桂生和鐵水都是第一次出遠門,兩人一路來都新鮮的很,見到四喜去報信,鐵水這小子便好奇的問:“六哥,就這么直奔州衙啊,怎么不來個微服私訪啊,戲臺上都這么唱的。”
一邊的桂生也連連點頭。
這兩小子顯然是個戲迷。
“兩個臭小子,要學的多著呢,自己琢磨。”鄭典老氣橫秋的敲了兩人一記。
倒是同行的師爺摸著胡子解釋道:“戲臺上唱的東西做不得真的,這到一地就要遵守一地的風俗和習慣,還有衙門里,大家都是要共事的,除非有什么重大的冤案,否則搞什么微服私訪啊,那不是得罪人嗎?以后大家面皮上就不好過了。”
“哦,原來是這樣。”鐵水和桂生兩個一幅受教了的樣子。
何師爺更是搖頭晃腦的道:“孺子可教。”
李月姐在邊上聽了抿著嘴直樂呵,這會兒她心里也是激動的,一手還摸著懷里揣的一封信,正是月娥寄回家的家書,上面有月娥的住址。
正說著,前面便迎來一群人,正是知州衙門的州同王維和王大人和首領官吏目高權,因著才升直隸州不久,州衙里還沒有設州判。
王維和四十歲左右,面白三羊須。整個人看上去挺儒雅,只是那眼斂有些浮腫,看上去有些虛。而吏目高權,同樣四十歲上下,面色黑沉,他的職責相當于縣衙捕頭。管著州獄和緝拿之事,整個人自有一股子煞氣,此時雖跟鄭典行禮,但卻沒有那種媚上的姿態,不卑不亢的。叫人小瞧不得。
總之哪處衙門的水都不淺。
隨后鄭典又介紹了李月姐,幾人寒喧了幾句,便一起回衙。
接下來便是一道道的上任程序。天下衙門大多的格局都是東祠西獄,因此,鄭典一行,便先到衙門東邊的城隍廟祭了土地神,然后進了衙門,過了儀門,又換吉服,在這里還要祭儀門。儀門下來便是甬道,甬道的一邊就是戒石亭,上面刻著: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再拜戒石亭。然后在露臺上遙向京師行謝恩禮,再至大堂,行拜印禮,如此,一干程序才算完。
然后李月姐一行才入后堂洗漱歇息,到得傍晚,鄭典那邊還有接風宴。
李月姐洗漱過后,隨便吃了點掂肚子。趁著天光還亮著,便帶了青蟬和桂生在縣衙附近的街道轉轉,主要是要打聽一下月娥的住處。
酉時,鐘鼓樓上的報時鼓聲剛剛響過,因著夏日,夕陽還掛在天邊。便是樹上的知了也還有一答沒一答的嘶叫著。
衙門邊上,有一個賣酸梅湯的小檔,李月姐便帶著青蟬等人坐下,每人叫了一碗冰酸梅湯,這天氣喝著正舒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