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五十二章 賤行交情-《斗獸》


    第(1/3)頁

    站在四九城的城門前,就著一碗滾熱的大碗茶和幾個咸菜疙瘩,謝門神囫圇吃下了幾個從朝天伙房帶出來的棒子面窩頭,卻是沒朝著已然人聲嘈雜、車水馬龍的城門洞里走,反倒是順著城墻根的走向,直朝著城外普度房走去。

    可著全中國數算起來,要論規矩多、場面大,四九城指定是當之無愧的頭塊招牌!

    都不論各路顯貴、釋道儒家,高門大宅、窮街小戶,只要是過著日子的人物,那就都有各自的講究規矩。哪怕是人活一輩子到了頭兒,死后的場面規矩可也不老少!

    什么執壺、奠爵,接三、送三,開煙火、搶江米人,放焰口、念官經,請僧尼寫“疏頭”,求道士題“融詞”,托番僧作“巴拉面”,這么一通規矩禮儀走下來,這才能讓亡者入土為安。

    也就在守著這些個規矩的斂葬行當里,四九城中還真出過幾位高人!

    頭一位大名沒人知道,只說江湖上都叫小茶房。嗓子清亮、字正腔圓,人也生得伶俐活泛。有那家里闊綽的白事主家請了小茶房去支應場面,送三時催吊客上席面,小茶房亮開嗓門一聲喊:“諸位老爺避屈啦您吶,改日造府道謝啦,請諸位大駕送三啦您吶!”

    話音清脆可聽,沒有一點命令意味的吆喝聲中,透出來的倒全都是命令式的意思,哪怕再亂的場面,也都叫小茶房這一嗓子給鎮住了。

    二一位是指揮抬棺杠夫的執事,斂葬行里叫打響尺的。也是在江湖上不留大號,只拿著手里頭一桿黑漆描金響尺做了名頭。

    只等杠夫把大小杠子上肩,這拿著黑漆描金響尺的執事照著小杠單尺、大杠雙尺的規矩一路打響手中響尺。聲音清脆,足壓煩囂。一路上換杠不露棺木,只憑棺罩銜接,在響尺蹦脆、人行聲中即神速換過,就憑著響尺聲聲前后調度。從不失手。

    而這第三位,倒是在四九城里留了名號――大名全福,場面上報號‘一撮毛’,專門就是以撒紙錢起家,而且傳授門徒,以扔得高、散得廣為拿手。寬街大道上抓一把紙錢朝天一灑。就看著那紙錢紛紛揚揚雪片般漫天飛舞,打從一丈來高的地方鋪滿了半條街!

    有懂手上功夫的行家瞧過全福的手藝,私底下也都議論,說全福必定是打小走的童子功路數,沒準練的就是暗青子上的功夫,這才能把那輕飄飄的紙錢拋成如此場面!

    卻是不明白。有著這么一手好功夫的全福,怎么就入了下九流里的斂葬行?

    在四九城里的住戶人家要守著這些規矩、尊著這般講究倒還不稀奇,可就連那些從外鄉逃難到了四九城之后凍餓而死的倒臥,四九城里也照舊有著各種路數講究!

    但凡在街面上瞧見了那些倒臥,先就得有人趕緊的報了街面上的巡警。等巡警過來瞧過了、判定了這倒臥是凍餓致死、與人無尤,這才朝著街邊一抬頭,看看那倒臥正對著的是哪戶商鋪、人家的門臉。也就抬腿過去把手一伸――照著四九城里老規矩,誰家門口有倒臥,誰家就得掏三份錢!

    擱在四九城爺們的渾話里頭,這也叫送喪神,花錢給那倒臥尋個入土為安的著落,人世情分、陰間交道全都齊全了,也免得那倒臥一縷孤魂上門作祟!

    頭一份自然是給街面上巡警的鞋底錢、洗澡錢。也不多要,一塊大洋就行!

    這大早上的還沒睡醒就被人叫過來看倒臥,辛苦暫且不論,怎么說也覺著有幾分穢氣不是?

    還不該給人巡警買雙新鞋穿穿、再上澡堂子找個師傅搓搓背。去去身上的老泥和晦氣?

    第二份錢給的是四九城里趕四海車的把式,半塊大洋的定價,童叟無欺。

    也就是半新不舊的一輛板車,有個圍三缺一的車板圍欄,只要是給錢。什么扒房子的磚頭瓦礫、倒老酸菜壇子的渣滓廢水、外加著那些凍餓而死的倒臥尸身,全都來者不拒,買賣做得葷素不吝,很是四海,這車子自然也就有了四海車的名頭。

    拿足了車錢,這趕著四海車的把式弄一床破葦席把路邊那倒臥的尸首一卷,也就奔了四九城外普度莊,把那倒臥的尸身和最后一份燒埋錢、同樣是半塊大洋交給了普度莊里的仵作,再從仵作手里頭拿過一張蓋過了手印的燒埋單子,回城送到了巡警的手里。憑著這份燒埋單子,那巡警還能回巡警局里再領一份巡警局里發的凈街銀子――大洋半塊!

    要說在四九城里的五行八作,但凡是沾了官面上一點干系的,那過手的銀子就沒有不叫雁過拔毛、一路漂沒的。可就在這事兒上頭,倒是還真沒一個巡警敢去伸手,更沒人敢在這事兒上頭動些歪腦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