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將心比心-《斗獸》
第(1/3)頁
要說起元寶胡同送子娘娘廟,可也算得上是四九城中一處稀奇所在。打從大清國同治年間起,但凡是有那誠心求子的婦道人家上元寶胡同送子娘娘廟燒香磕頭、許愿求神,不出小半年的功夫,差不離就能再見著那上廟前求過子嗣的婦人捧著個大肚子回來還愿,著實顯得這廟里供奉的送子娘娘靈驗無比、善度眾生!
可要不是元寶胡同左近住著的人家慕名而來,卻多半是捧著手中香燭貢品,把個并不算是太長的元寶胡同來回走過兩遍,卻依舊是找不著那鼎鼎大名的送子娘娘廟門兒朝哪兒開?
好容易尋個住在元寶胡同左近的街坊打聽,那住在元寶胡同坐進的街坊必然都是未語先笑,倒是生生把那誠心過來給送子娘娘燒香磕頭的信眾鬧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末了才朝著元寶胡同當中一處虛掩著房門的宅院一指:“那兒尋去,可是甭忘了伸手摸摸,那才靈驗!”
小心翼翼推開虛掩的院門這才瞧見院門里頭是一座半荒不廢的四合院。周遭幾間屋子里全都沒住著人,就連門窗也都叫閑人拆卸了拿走,只留下幾個黑洞洞的大窟窿。
院子當中間杵著一塊不圓不方的大石頭,瞧形狀倒像是男人說不出口的那話兒。雖說是露天杵在院子當間,整日價風吹雨淋,可那石頭上倒是丁點灰塵敗絮都沒留下,反倒是叫人摩挲得油光水滑。再要仔細一瞧,這才能看見石頭上歪歪斜斜雕刻了個不知道哪路神靈的女相法身,石頭旁也都有旁人留下的殘燭香灰。
朝著那塊像是不文之物的石頭燒香跪拜,捎帶手的再照著方才街坊提點的法子將那石頭摩挲一回,這時候才明白過來為啥這送子娘娘廟大隱于市,回轉身走到半路上一琢磨。倒還真不知道今兒是來拜神、是來瀆神?
也就因為這元寶胡同送子娘娘廟個樣各色,平日里進出這送子娘娘廟的人物自然就不拘男女老幼,啥樣的人物也都能捧著香燭進出那半荒不廢的四合院,日久天長倒也真沒人樂意去留神前去拜神的人物到底是啥樣貌身形.......
眼瞅著天兒將要傍黑,元寶胡同里邊卻又走過來個身量較小的女人,身上各樣穿戴瞧著像是個殷實人家出身的模樣。手里頭捧著的也是三炷長香、一包貢品,微微低著頭邁著碎步直奔了送子娘娘廟中。
而在那身量嬌小的女人身后不遠,一個瞧著就像是蒙古人的模樣的壯年漢子身上帶著一絲酒氣、手里端著個長煙桿兒、足有小酒盅大笑的煙鍋子里塞著的煙絲忽明忽滅地慢悠悠冒著青煙,大大咧咧地邁著一雙羅圈腿兒邊走邊哼著叫人聽不清楚詞兒的小調,顯見得就是一幅小酌微醺后怡然自得的閑散模樣。
或許是因為酒后腿腳乏力,那蒙古壯漢在走到了送子娘娘廟門前時,索性就坐到了門前臺階上抽著長煙桿兒歇息起來。吞云吐霧之中,那蒙古壯漢左右瞧瞧街面上沒人,手里頭的長煙桿兒飛快地一翻一掃。在送子娘娘廟那張虛掩著的門扇上輕輕一敲,卻有閃電般地轉悠回了身前。
隔著門扇,打扮成了婦人模樣的夏侯瑛荷輕輕咳嗽了一聲,這才順著敞開了兩掌來寬的門縫,朝坐在臺階上的那蒙古壯漢低聲說道:“坤爺,里邊沒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