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陳橋兵變(下)-《逆宋》
第(3/3)頁
“趙卿家,”柴宗訓站在凳子上,稚嫩的童音慨然到:“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吧。”
“請皇上示下。”趙匡胤跪了下來。
“小皇帝?”潘仁美摸了下腰刀。
柴宗訓并未把潘仁美放在眼里,他的生死只在趙匡胤手上。
“趙卿家,你是聰明人,朕突然加強汴梁城防務,并以身犯險與你同至邊關,不用解釋,你也知道是為什么。”
“臣知道。”
“目下汴梁城難以攻破,外有與你兵力相當的淮南節度李重進,另有因‘點檢做天子’木牌被解職的忠武節度使張永德,還有你的前軍主帥慕容延釗,雖是發小,但也與你多有不和。”
趙匡胤并沒有接話,他在思考一個小娃娃怎會突然掌握這些。
柴宗訓繼續說到:“朕并非威脅你,朕知道以你的軍事才能,平定他們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你知道朕為何偏偏要至瀛洲,且潘仁美軍進入瀛洲如入無人之境,這是為何?”
趙匡胤正在思慮柴宗訓話中的意思,潘仁美卻問到:“為何?”
柴宗訓冷笑一聲:“瀛洲是何人轄地?”
潘仁美答到:“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
“朕與符彥卿是什么關系?”
潘仁美這才想起,符彥卿是柴宗訓的外公。
此時打前站的侍衛鄭守正忽然沖進客棧跪下:“啟稟皇上,魏王符彥卿大軍已在城下等候見駕。”
柴宗訓派鄭守正先期出來,為的就是這一刻,此時他像個得勝的賭徒賭徒,玩味的笑笑:“此刻符彥卿五萬大軍就在城內,潘大統領,你帶了多少人來?”
潘仁美低頭思索不答話,趙匡胤也在權衡之中。
柴宗訓繼續說到:“趙卿家,這一路所見,平民百姓還不夠慘嗎?才在皇考手下承平幾年,又要因為你們這些野心家的權力爭奪流離失所,死傷無數?”
“趙卿家,”柴宗訓深吸一口氣:“自唐亡以來,不過五十多年,中原卻經歷了五姓十三帝,其中百姓的深重災難,趙卿家應該比朕更有體會。”
“皇位于朕來說,不過可有可無之物,所以雖繼位半年,卻多由你們這些顧命大臣主持國政。”
“如果趙卿家覺得做皇帝比朕更好,沒必要搞什么黃旗加身的戲碼,朕馬上回京,擬一道遜位詔書,法堯禪舜,將皇位傳與你,免你背上欺辱孤兒寡母的千古罵名。只是希望你不忘初心,善待民眾。”
這些話雖是從一個稚嫩的口中傳出,但其中憂國憂民之情,讓人感同身受。
“好,好。”楊業拍手到:“如此明君,中原百姓有盼頭啦。”
趙匡胤沒有做聲,潘仁美站起來說到:“如此甚好,免動干戈,否則你人頭難保。”
“放肆,”沉思的趙匡胤喝到:“誰讓你起來的。”
潘仁美并不服氣:“太尉,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即便符彥卿在外,只要殺了小皇帝,末將擔保他傳檄可定。”
“跪下。”趙匡胤怒到。
潘仁美不情不愿的跪下。
趙匡胤不想賭,他要的是平穩兵變,若城外真的有符彥卿大軍,他和皇帝相繼死去的話,天下將再次大亂,這是他不愿看到的。
于情于理于勢,柴宗訓此刻都占了上風。
心理攻勢已經奏效,再來一把火吧。
“趙卿家,”柴宗訓淡淡:“朕還知道,你并不是真心要反,只是手下這些將領的野心將你架在了火上。”
“你想過沒有,稱帝之后,這些將領的兵權,收還是不收?”
“收,可漢唐故地未復,不收,萬一哪天他們又上演黃旗加身的戲碼怎么辦?”
潘仁美喝到:“你不用挑釁我等與太尉的關系,我等對太尉忠心耿耿。”
柴宗訓冷笑一聲:“太尉當日對皇考不也忠心耿耿嗎?”
趙匡胤神情一震。
“我宰了你。”潘仁美忽地拔刀發難,刀光在柴宗訓眼前晃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