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 只剩一州-《逆宋》
第(1/3)頁
在遼國朝堂還未理清到底應不應該繼續出兵援救的時候,慕容延釗、楊業已合兵攻下懦州、武州、新州、蔚州。
身在靈州的潘仁美亦按約定順勢出兵搶下朔州,寰州,與慕容延釗呈夾攻之勢應對剩下的云州和應州。
對云州的大戰即將打響,楊業帶著背嵬軍先期進行試探。
云州乃是十六州中西線最為重要的戰略地,守軍頗是頑強,楊業數次攻城未果,退卻時卻正與前來攻城的潘仁美相遇。
當年柴宗訓第一次御駕親征便欽點潘仁美為前鋒,只因后來隨王著靈州牧馬,雖現在已升任檢校太尉,但圣眷畢竟不如久在汴梁的背嵬軍。
眼見口耳相傳威猛無比的背嵬軍攻不下云州,潘仁美有心要逞能:“揚指揮使且歇上一歇,待本太尉將城攻下。”
“太尉可要小心,”楊業好心叮囑到:“那云州守軍頗是兇悍,且云州乃要地,錢糧、兵力皆充足,非是一戰之功。”
潘仁美冷笑一聲:“楊指揮使懼遼,本太尉可不懼,如此立功的機會,楊指揮使可要讓給本太尉啦?!?
臨攻城前,潘仁美動員士氣時更是直言不諱:“將士們,當日皇上遣我等至邊關曾有言,我等便是大周之衛霍,如今久負圣恩的背嵬軍攻不下運轉,我等便讓背嵬軍看看,何為大周之衛霍?!?
潘仁美親自帶頭沖鋒,兵士們不可謂不用命,但云州城墻高大,兵士亦都是久戰之師,連續數日,竟是連城門邊兒都沒摸上。
潘仁美哪肯服輸,不要命的往云州城下沖,沒想到被流矢射中大腿,但只是回大帳包扎,仍命兵士們攻城。
見此情形,楊業入帳勸到:“太尉,云州守軍勢大,今又連勝幾陣,正是士氣鼎盛之時,不應與之戰,戰亦難勝。不如且向皇上上書,如今十四州盡歸我大周,便令將云州周邊蔚州、朔州諸州吏民皆徙居內地。再遣人告之齊王,命鐵騎軍將云、寰兩州圍困,假以時日,城中糧盡,虜兵自會出城投降?!?
畢竟十四州在手,這也算是一條良計。
不過在潘仁美看來,此計不該由楊業說出來。
先前曾在楊業面前夸下???,要拿下云州,讓背嵬軍看看大周之衛霍該是何等樣子。
沒想到如今大腿中箭的狼狽樣子被楊業看到,攻下云州更是笑話。
潘仁美心下頗是怪罪楊業,若要獻計,何不早獻?偏偏這個時候來,不是看靈州兵的笑話么。
不過畢竟是檢校太尉,潘仁美不好和楊業說什么。
此時靈州副將王憲大喝到:“荒謬,我軍多至數萬,乃畏懦如此,豈非令人恥笑?如今盡復十四州,須知那十四州軍民都瞪大眼睛看著呢。若是拿不下云州,豈能令十四州軍民歸心?”
“為今之計,”王憲繼續說到:“當至書云州守將耶律希贊,引其出城堂堂正正一戰,未必便他勝我敗。”
這王憲乃是王著的侄子,一向久在潘仁美軍中,這一番話,正中潘仁美下懷。
楊業卻搖頭到:“勝敗雖難預料,但耶律希贊已連敗數次我攻城之軍,倘或出城一戰我軍亦不能勝,后果更不堪設想。”
“哈哈哈,”王憲大笑到:“久聞背嵬軍以一當十,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楊指揮使更是素號‘楊無敵’,如今卻如此畏戰,莫非有他志不成?”
聽到這話,楊業一拍桌子:“我久負圣眷,豈敢畏戰?不過因背嵬軍轉戰幽云,從未休整,且目下時機不利,徒令殺傷士卒,有損無益。王統領據此疑我有貳,豈非血口噴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