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 符昭不見-《逆宋》
第(3/3)頁
“急,朕很急。”柴宗訓說得很認真。
太后笑到:“想娶昭兒,倒也不必下旨到大名,昭兒此刻便在汴梁,哀家也問過欽天監(jiān),下個月初八的確是吉日。現(xiàn)下皇上便可昭告天下,下個月初八大婚。”
太后知道符昭在汴梁也不算奇怪,畢竟都是符家的人。
柴宗訓此時喜上眉梢,根本沒想過,皇后忽然換成符昭,為什么太后一點也不生氣。
有一個人此時非常難過,那便是趙匡胤。
在這敏感的時刻,沒想到皇上對他如此不耐煩,趙匡胤失望的回到宋王府,將早上的情形說出來與一眾親信商議。
御史中丞劉坦皺眉到:“如此看來,皇上是不準備讓宋王主持京察了,莫不是要讓韓通主持?”
趙匡胤長出一口氣:“若是韓通主持京察,我宋王一系恐怕一個也逃不掉。”
劉坦轉頭到:“屆時還要靠侍郎大人力挽狂瀾了。”
趙德昭搖搖頭:“奏折皇上一直不發(fā),的確是無意將主持京察的事情交與父王。不過依我看來,倒也不會落到韓通頭上。”
“為什么?”劉坦問到。
“韓通剛剛才設法從輕發(fā)落韓豹,惡心了皇上,皇上怎會將首次京察如此重要的事情交與他手上?”趙德昭說到:“我倒認為,皇上會將京察之事交給齊王慕容延釗。”
“這又是為什么?”劉坦十萬個為什么問你完。
趙德昭解釋到:“朝中韓通與父王素來不睦,只是未公開撕破臉皮,這一點皇上定然是知道的。而慕容延釗雖與父王從小便交好,但也僅限于私交,朝政上他該如何便如何。而慕容延釗與韓通也是泛泛之交。更重要的是,此次荊南大批官員被免,負有失察之責的李處耘本是慕容延釗曾經的部曲,李處耘羞憤得要自戕,而他卻無動于衷,想來這一點皇上頗為看重。”
“京察要的便是不偏不倚,慕容延釗因調動頻繁,所以不似父王與韓通這般有很多故舊,且他一直游離在朝政之外,當是京察的最佳人選。”
劉坦點頭到:“侍郎大人的分析不無道理,宋王還是盡早做準備的好。”
趙匡胤捻著胡須想了想,看來是時候往齊王府上走一趟了。
“聽說了嗎,”一大早上大理寺卿向承甫便跑到魯王府報信:“那趙匡胤腆著張老臉,向皇上要主持京察的重任,被皇上給駁回了。”
韓通喜出望外:“真的嗎?你從何處得來的消息?”
向承甫笑到:“皇上駁斥趙匡胤的當時,身邊跟著好幾位公公,還有勤政殿當值的侍衛(wèi),都聽得一清二楚。”
“好,好。”韓通說到:“只要主持京察的不是趙匡胤,對本王來說就是利好。”
“魯王,”向承甫想了想:“以此看來,這京察的重任非魯王莫屬了。皇上向來知道宋王與魯王不睦,若要打壓宋王一系,非魯王出手不可。”
韓通一直記著董遵誨的勸告,淡淡到:“只要不是趙匡胤主持京察,其余誰主持對本王來說都可。”
“莫非魯王不想爭取?”
“本王剛剛留韓豹一命,皇上不追究便已是幸事,哪還敢有那許多奢望。”
“如此,京察之任當落到齊王手上。魯王,你看是否該去齊王府一趟?”
韓通是真不想去,但看到向承甫的眼神,想想他遍布天下的故舊,只得說到:“本王得空去一趟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