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九 升官-《逆宋》
第(2/3)頁
“嗯。”柴宗訓又笑了笑,這向興洲腦子轉得快,膽子也算大,目下正因屬官蔭封多被褫奪,韓通府上晚間一直有人上門。不如便安插一個他這一系的人進京察衙門,也算讓韓通知道,這京察并非針對他魯王一系。
“卿等實心任事,朕心甚慰,”柴宗訓說到:“向興洲、韓智興上前聽封。”
“臣在。”
“朕便任爾二人為京察監正,舉凡京察中有不平事,爾等可上奏直達天聽。但監督途中,不可有任何改變京察細則以及妨礙京察順利進行之事,否則朕定嚴懲不貸。”
“臣等遵旨。”
沒想到真撿到個機會,二人樂呵呵出了文德殿。柴宗訓心下卻頗不自在,何時能有一套完整的規則出臺,讓他不再苦心搞平衡?
現在平衡事小,最緊要是查出魏王符彥卿到底有沒有授意劉氏兄弟搜刮地方。
韓智興、向興洲二人彈劾符彥卿升官的消息迅速傳遍朝野,隨即彈劾諸王的奏折如雪片般飛來,柴宗訓一律留中,只說待京察過后再辦。
趙匡胤聽說了二人彈劾符彥卿的事,急忙去問趙德昭:“大郎,韓向二人參劾魏王,是否受你指使?”
“父王,”趙德昭笑到:“當年你為殿前司都指揮使,韓通為侍衛司都指揮使,你與韓通一向不睦,而韓智興也受其父影響,一向對宋王府不屑一顧,他怎會受我指使?”
趙匡胤說到:“不是你指使的就好,須知如今情勢下,還是不要得罪魏王的好。”
“魏王有何可怕?如何得罪不起?”
“魏王雖不在朝中,但他符家世受國恩,人丁興旺,在地方已有不小的勢力。況他之所以不在朝中,并非是不能,而是不想,如今太后皇后皆是符家女,若他愿意,隨時可取代為父總領朝政。”
“若是因為此,孩兒倒想碰他一碰。”趙德昭頗不服氣:“符彥卿雖是當世名將,當年在戰場上卻不如父王。他符家雖人丁旺盛,在孩兒看來,不過一群烏合之眾而已,不足掛齒。”
趙匡胤一向求穩,又比較優柔:“休得胡來,符家貴盛,并非偶然,目下符彥卿還威脅不到本王,宋王府與魏王府還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好。”
趙德昭點點頭:“父王,孩兒心里有數。”
魏王府中得知符彥卿被參劾的消息,各子侄義憤填膺,叫鬧著要打上韓通的門去,卻被符彥卿制止。
“彈劾之事,皇上自有圣裁,”符彥卿喝到:“爾等休要輕動,否則本王決不輕饒。”
符昭愿仍是一百個不服氣:“父王,若是言官參劾也就罷了,那韓智興、向興洲是何人?一個蓋戳的,一個抄錄的,也跟著上書?若不給點顏色看看,將來阿貓阿狗都能欺負到我魏王府頭上了。”
符彥卿說到:“魏王府連出三個皇后,符家門生子侄遍天下,如此境況任誰都會嫉妒,所以爾等行事更加要小心,不要給人留下把柄。”
“父王,”符昭義思慮一陣,開口到:“我覺得這參劾之事有蹊蹺,便如二哥所說,那韓智興不過管蓋章的,向興洲更不過抄書的,平日里不過在御史臺打雜而已,卻如何想起在這個節骨眼上上書彈劾?”
符彥卿擺手到:“不論如何,爾等皆老老實實呆在家里,等待京察結束,即刻回轉大名府。”
“父王,”符昭義勸到:“孩兒以為,行事小心是必須的,不過我等也不能坐以待斃,還是先請老太君或者大嫂去宮中打聽打聽吧。”
宮中此時也鬧翻了天,符昭聽說柴宗訓給韓智興和向興洲升官,氣呼呼的沖到文德殿興師問罪。
“官家,我敢以性命擔保,爺爺絕無貪贓枉法之事,”符昭說到:“當年幽云未復,爺爺年年在邊界與遼人對陣,無一敗績,所獲賞賜,以億萬計。況我父兄,個個殺敵建功,朝廷也皆有封賞,何須去搜刮大名百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