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 交兵-《逆宋》
第(2/3)頁
慕容延釗捻了捻胡須:“若是韓通不勝,本王或可出戰(zhàn)。”
“父王,我知道你的意思,”慕容德豐說到:“若魯王不勝,你領兵接陣若敗,當無責任,若勝,乃大功一件,你始終想著讓別人墊背,可魯王若勝了呢?豈非看著機會眼睜睜溜走?”
“你無須激本王,”慕容延釗說到:“皇上既派韓通出戰(zhàn),那本王正好樂得輕松,何必與你做此意氣之爭。”
慕容延釗說罷便要拂袖而去,驀地卻又轉頭問到:“韓通帶侍衛(wèi)司的兵馬出征么?那何人留守汴梁?”
“皇上有旨,”慕容德豐說到:“曹翰留守汴梁。”
慕容延釗略一計算:“曹翰調出留守汴梁,那曹彬豈非兵力不足?”
慕容德豐說到:“所以皇上有旨,調出鐵騎軍一部轉至魯王麾下,隨魯王出征南漢。”
“那怎么行。”慕容延釗像被踩了尾巴的貓,瞬間跳了起來。
“如何不行?”慕容德豐淡淡到:“鐵騎軍是朝廷的兵,又不是慕容家的私兵。況當年父王也并非鐵騎軍指揮使,目下出征在即,兵力不足,父王又不愿從征,那便得將鐵騎軍交與其他愿出征的人。”
慕容延釗喝到:“鐵騎軍雖不是本王一手建立,然此時的鐵騎軍將士皆是本王傾心培養(yǎng),雖不是慕容家的私兵,但也是本王的心血,如何能隨意交與其他人手上?”
慕容德豐笑了一下:“那便有趣了,父王既不愿出征,又不愿將兵馬交出來,那你意欲為何?趁皇上親征時造反么?”
“放肆,”慕容延釗怒到:“這是你與為父說話的態(tài)度?”
慕容德豐并不退讓:“父王,圣人有云,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xiāng)。父王為臣,不思為國盡忠,為父不為后輩樹立表率,讓孩兒如何心服?”
“好哇,”慕容延釗氣得頭發(fā)都快豎起來:“如今你翅膀硬了,連為父都敢教訓了是吧。”
慕容德豐說到:“父王,孩兒不是想教訓你,是同你講道理。”
“好,本王便與你講道理。”慕容延釗喝到:“你可知這亂世之中,什么最重要?”
慕容德豐不知道他要說什么,跟著問到:“什么最重要?”
“兵,知道么,手里有兵,”慕容延釗喝到:“只要手里有兵,不管皇帝是誰,我慕容家都能世代富貴。若你手中無兵,便是再身居高位,皇上一句話,瞬間便可將你變成乞丐。”
慕容德豐搖搖頭:“父王,你的遠見不如宋王多矣,難怪這一世你都被他壓著。”
這是慕容延釗的又一個痛處,慕容家與趙家是世交,他與趙匡胤年齡相仿,從小一起長大。然自小他的智略,武藝,豪氣便被趙匡胤壓著一頭。倆人一起參軍后,趙匡胤又始終是他的頂頭上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