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 治理嶺南-《逆宋》
第(1/3)頁
編排讖語的人既然無跡可尋,柴宗訓便暫且不管他,只著意于撫境安民和擴大穗都港。
趁這時候,柴宗訓巡幸了穗都周邊,也算故地重游吧。
不過他發現,南漢雖號稱六十州,然除了穗都周邊的莞郡,南海郡,鵝城人煙還算稠密外,其他地方人煙都很稀少,要么便是大山里住著的夷民和俚民。
如果要將嶺南治理好,從而輻射海外諸國和西南諸夷,非得一個有大戰略的人不可。而要利用好穗都港,更得修一條貫穿南北的大動脈。
游歷回來,柴宗訓當即召見南漢先前的一撥官員,詢問打通嶺南至中原道路的情況。
工部侍郎陳樵率先答到:“回皇上,嶺南本有一條通往中原的大道,名大庾道,先隋唐時,中原物產便是經大庾道往穗都港,通往海外諸國,穗都市舶司便由此起。只是唐末群雄并起,大庾道因份數不同勢力掌控,過往商賈屢遭盤剝,漸漸便不往此去,竟至大庾道就此荒廢。”
有老路怎么也比開辟一條新路強,柴宗訓大喜:“快快展開輿圖,告知朕大庾道方位。”
陳樵打開地圖,指著嶺南東北的群山說到:“皇上,此處乃嶺南五嶺之一的梅嶺,越過此嶺,便到了南唐虔城,大庾道便在此間。商旅不僅從陸路可過,亦可由越水直入溱水而到達虔城,至虔城入長江而發往天下各地。”
“若能疏通水道,還可經越水轉郁水入百越夜郎;越水繼續南下,便可至安南郡。”
陳樵繼續說到:“先時南漢主本欲修通大庾道,然南唐故主李璟不允,故未能成行,如今吾皇欲重修大庾道,亦須南唐主首肯。”
“此事倒也簡單,”慕容德豐接話到:“皇上可降旨李煜,命其征發民夫修通大庾道,疏通溱水航道,過往商旅稅賦均歸南唐所有。”
陳樵搖頭到:“慕容大人有所不知,往來商旅獲利本就不高,若經由南唐、中原數道稅收,利潤更薄,便是修通此道,恐商旅也難行。”
慕容德豐淡淡一笑:“若自越水北上商旅,可由南越發放路引,過虔城時交稅賦與南唐,至于我中原,不征稅也罷,權當為了天下子民。”
“不征稅?”陳樵驚訝到:“先前劉氏當國,國庫一半以上依靠越水稅賦,若吾皇不征稅,則嶺南救災平亂,安撫流民,乃至于公門中人,軍營兵士餉銀從何而來?”
柴宗訓與慕容德豐相視一笑,開口到:“陳卿家倒不必擔憂,你且拿出個修復大庾道及疏浚河道的方策來,朕降旨李煜去修便是。”
陳樵雖是不解,仍拱手到:“臣遵旨。”
“好了,爾等先退下吧,”柴宗訓說到:“朕與慕容少師還有其他事情商議。”
待南漢官員一走,慕容德豐笑到:“他們怎會知道皇上的宏圖偉業,李煜修復大庾道,不也是替我大周在修么。”
“不征稅給他點甜頭,他怎會安心替我大周賣命?”慕容德豐接著說到:“修通大庾道水陸路須穿越南嶺,難度極大,南唐國內必會民怨沸騰。待大庾道修通,皇上趁勢收歸南唐,難度要小得多。”
像慕容德豐這種有戰略眼光的人,如果多幾個就好了。
“慕容兄,”柴宗訓開口到:“朕有個想法。”
慕容德豐拱手到:“請皇上示下。”
柴宗訓說到:“嶺南一地,輻射多國,朕欲再造漢唐,嶺南實在太過重要。”
“皇上,臣明白,”慕容德豐接話到:“臣愿為皇上守嶺南。”
柴宗訓重重的點頭:“朕知道,關鍵時候慕容兄始終都能相信。朕不僅要你守好嶺南,還要你將嶺南發展起來,你便說吧,不管是財還是人,要什么朕給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