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一四八 做船-《逆宋》


    第(2/3)頁

    回朝之后,趙匡胤安排工部修復舊船,并令南方運送木頭至汴梁,打造新的戰船,至于以鐵做船之事,他根本沒放在心上。

    柴宗訓想在皇宮內做個試驗,從而說服趙匡胤魏仁浦這類頑固不化的人。不過這做船可不像打一把鐮刀,有個爐子就行,皇宮內的確不太適合。

    就在此時,柴宗訓接到工部造作局主事何輝的奏折。

    原來柴宗訓與趙匡胤魏仁浦聊天的事,雖然他倆沒當回事,但何輝卻聽者有意。雖然還未論證,但他提出一個觀點:瓷片落入水中必沉,但若做成瓷瓶,卻能浮在水面上。以此類比,鐵片雖入水必沉,但做成船卻不一定會沉下去。

    柴宗訓大喜,當日只執著于鐵船不會沉,卻忘了找類比,他立即下旨:“速召何輝至文德殿。”

    何輝來到文德殿,柴宗訓卻發現是個老熟人,先前在荊南時的沔州知州,侍衛司副指揮使何赟的兒子。

    當日在沔州之時,何輝被燕云十三騎痛打卻不還手,柴宗訓還曾親眼目睹他三天時間破數月積案。這個人有點東西,但因為無須拼搏便有高官厚祿,所以日常有些懶怠。

    “何卿家什么時候回的汴梁?”柴宗訓笑到。

    何輝恭敬的執禮到:“回皇上,臣在荊南素有政聲,恰遇造作局先主事致仕,臣便調回汴梁補其空缺。”

    柴宗訓又笑到:“你在荊南素有政聲?你可識得朕?”

    皇上皇后大鬧荊南之事,何輝自然是記得的,他執禮到:“回皇上,據臣觀察,我炎夏子民向來勤勉,無須官家催促,每個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為官一任,最好的辦法便是不打擾百姓,任其發展,不出數年,百姓自可富裕起來。”

    柴宗訓想了想,好像還真是這樣,相比起來,炎夏人中好吃懶做的比例比其他人要少得多。特別是王朝初建時,最好的辦法便是不打擾百姓,任其自由發展,漢初至景帝之時的黃老治國就是這樣。

    當然,以此為借口懶政是不對的,這時候柴宗訓也不和他計較:“朕不與你論牧民之術,只問你需要多少時間,造作局可打造出一艘不沉的鐵船?”

    何輝說到:“皇上,臣想過了,可先論證鐵在水中不沉,如此打造一個大些的鐵盆便可。只要朝中眾同僚親眼目睹鐵不沉于水中,必不會再反對以鐵治船,屆時臣再命造作局日夜趕工,做出一艘不沉的鐵船來。”

    這個方法倒可以,柴宗訓點點頭又問到:“你是如何想到以瓷瓶類比鐵船的?”

    “回皇上,”何輝說到:“臣素日對造作、術數之學頗有研究,皇上當日提出以鐵做船之后,臣如醍醐灌頂,回家便已試過,只是還未成功。”

    所以說人最怕就是吃多了沒事干,像何輝不動腦筋就有高官厚祿,一天閑著總得琢磨點事情吧。

    柴宗訓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你且先回去試驗,需要什么盡管跟朕說,朕無有不準。”

    “皇上,”何輝說到:“造作局什么都不缺,只是臣還有個疑問,鐵比木頭要重得多,雖鐵做戰船必木頭要耐用,但速度上卻大有不如,如果被圍攻,恐很難逃出。”

    柴宗訓故作思慮的樣子:“這些天朕也在考慮動力問題,你且先將不沉的鐵船造出再說吧。且未成功之前暫不要聲張,以免朝中眾臣聒噪。”

    有了皇上的首肯,何輝回去便開干,先是以鐵片拼接,但防漏做得不好,很快滲水沉了下去。

    接著便又用沙模制作整體,卻還是因為太重而沉了下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