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 殺光-《逆宋》
第(1/3)頁
大軍出發到江邊,趙德昭征發船只準備過江。
江南的幾個豪強家族聽聞趙德昭要兵諫,紛紛趕至營中,愿意為大軍提供糧草輜重。
前南唐樞密副使林仁肇的兄弟林仁寅收攏江南各路潰散之兵,共計三萬人,亦前來投效。
嘉敏喜到:“公子入汴梁兵諫,實是順天應人之舉,江南軍民無不歡欣鼓舞。先前江南雖經歷多場惡戰,但實力尚存,公子以此為基業,大事可期。”
趙德昭說到:“出兵之前,須擬定詳盡的計劃,以期一擊必中。”
王彥進建議到:“公子,過江便是淮南,先前王師四出征戰,淮南守備薄弱,先前又與江南大戰,此刻淮南各縣皆是空城。我軍正可趁此時快速通過淮南,隨后聯絡宋州趙大人,前后夾擊淮北。取下淮北通過宋州,便可直逼汴梁。”
“好,”趙德昭躊躇滿志:“便依統領之計出兵。”
大軍開始往船上裝載糧草,先期已有斥候過江偵查江北軍情,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
到了出兵的黃道吉日,趙德昭自要登上高臺做一番鼓舞人心的演講。
演講結束后,正要大手一揮大喝出兵,臺下卻有個熟悉的面孔要上臺。
趙德昭大喜:“啊,趙大人,小侄本要派人通知你,哪知你卻先來了。得你相助,小侄正是如虎添翼。”
來的正是一直為趙匡胤經營宋州的趙普,當年趙普曾救過趙匡胤的爹一命,私底下他們是以兄弟相稱的,所以趙德昭自稱小侄。
趙普也笑到:“日新既是舉事,本官自然要來共襄盛舉。”
趙德昭躬身一禮:“大人深明大義,小侄不勝感激。”
趙普說到:“既是舉事,須得詳盡籌劃,力求一擊必中。日新,將你的出兵計劃給我看看。”
趙德昭說到:“大人,吉時就要到了,可否出兵之后再讓小侄一一給大人解釋?”
趙普搖搖頭:“若計劃得當,是否吉時并不重要;倘計劃失當,吉時反會變成兇時。還是先將出兵計劃解釋與我聽吧。”
“小侄遵命,”趙德昭下了高臺:“大人這邊請。”
倆人一起進了營帳,王彥進和嘉敏,以及林仁寅要一同進去,卻被趙普的隨從擋住:“諸位,我家大人與公子有要事相商,請諸位少待。”
嘉敏有些緊張:“這位相公,我等皆是公子親厚之人,正好一起商議出兵之事……”
“不行,”隨從打斷她:“我家大人講兵法要略之時,從不容許外人在旁。”
幾人只得悻悻的站在門外,焦急的看著營帳。
方入帳內,趙普左右看了看,隨即低喝到:“日新,趙氏一門要大禍臨頭了。”
“我知道,”趙德昭說到:“正因為此,我才放手一搏。”
“糊涂,”趙普說到:“枉我教了你那么多,為什么你在關鍵時刻就迷糊了呢?那王彥進豈是能相信之人?他明著答應你兵諫,暗中早派人前往汴梁送信。好在我因為搜捕龍衛軍之事封鎖宋州城,將他的信使截下,這才匆匆忙忙趕到江寧。”
“王彥進竟敢騙我,”趙德昭低聲咆哮到:“我這便殺了他,奪取兵權,親自帶兵殺入汴梁解救父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