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四 選人-《逆宋》
第(2/3)頁
回到后宮,原本每天都要逗逗皇子的柴宗訓今日卻只看了一眼,便坐在了一旁。
符昭察覺到他情緒不對,問到:“莫非朝政上又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
柴宗訓將銀行的事情說了說,符昭答到:“爺爺不是管著財政么,正好由他接手不就行了么?”
柴宗訓笑到:“魏王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他今年七十三,怕活不過去誤事。”
符昭掰著指頭數了數:“爺爺今年已經七十五了,哪是什么七十三。”
“算了,此事太消耗經歷,我還是找個年輕些的人來充此任吧。”
銀行之時尚在萌芽之中,消息便傳了開去,朝中眾臣對此事議論紛紛。
原本在印書的魏仁浦聽到這個消息,放下手頭的活計便直奔皇宮主動請纓。
“皇上,臣愿署理銀行之事。”
其實柴宗訓考慮過魏仁浦,其人中正,辦事必令人信服。只是他有些不知變通,銀行之事不過只是個概念,該怎么做好連柴宗訓自己都不知道,所以需要署理之人腦子靈活,眼光長遠。
柴宗訓笑到:“魏樞相謙謙君子,怎地愿意身沾銅臭?”
“回皇上,”魏仁浦執禮到:“臣等讀圣賢書,只為輔佐君父治國平天下。如今皇上提出的銀行之策,實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臣便沾滿銅臭亦在所不惜。”
“此事須仔細籌劃,一不小心便會動搖國本,屆時魏樞相定是遺臭萬年。”柴宗訓說到:“樞相佐我大周三朝,朕豈忍心樞相晚節不保?依朕看,樞相還是繼續去印書吧,為社稷培養人才也同樣重要。”
“皇上,”魏仁浦呼到:“只要能造福百姓,臣就算粉身碎骨也不怕,更何況身后虛名?懇請皇上降旨,令臣去署理銀行。”
“朕方才說了,”柴宗訓淡淡到:“此事須認真籌劃,魏樞相若要署理銀行,可先擬定計劃呈與朕一觀,倘的確可行,朕即刻便降旨。”
三個宰輔都不能署理銀行之事,柴宗訓又將眼光放在六部九卿身上。
工部尚書林彥升、禮部署部事的劉以銘,都是趙匡胤的鐵桿。
符彥卿管著財政,所以戶部是他的地盤。
吏部尚書等著退休,啥事也不愿管,先前趙德昭在時署部事,趙德昭去了江南后吏部便是一團散沙。
刑部尚書楊光是韓通的親信,連帶著大理寺,同樣也是侍衛司的蔭封。
至于兵部,連樞密使魏仁浦的話語權都不大,更何況一個尚書。
算來算去,這銀行怕是要柴宗訓親自下場。
“捷報,捷報,西北捷報。”外面響起通政使潘惟德的呼聲,不一會兒人就進了大殿。
第(2/3)頁